公主伴读的风声,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在贾府深处炸开,却诡异地没有掀起明面的波澜,只化作无数暗流,在廊庑亭台间无声奔涌。
人人屏息,目光却都胶着在那几个适龄的公子小姐身上,尤其是骤然显赫的贾环。
贾环越发深居简出,每日只在书房读书作文,送去贾政处的文章愈发沉稳老练,
偶尔涉及经世致用之策,虽见解稚嫩,却总能在关键处切中要害,引得贾政暗自颔首,甚至偶尔会将他叫至身边,考较几句实务。
【叮!目标贾政好感度+3。当前好感度:+84(重视)。】
这日,贾政翻阅贾环新呈上的一篇《论漕运疏弊》,正自沉吟,忽听得门外小厮回禀:“老爷,北静王府长史官来访。”
贾政忙命请进。那长史官进来,寒暄几句后,便笑着对贾政道:
“王爷近日得了一幅米南宫的《蜀素帖》摹本,听闻府上环世侄于书法一道亦有研习,特命在下送来,请世侄品鉴临摹,若有心得,王爷愿与世侄一同参详。”
说着,便让随从奉上一个紫檀木长盒。
贾政心中一震!北静王此举,亲近提携之意已是昭然若揭!他忙替贾环谢过,心中对这不显山不露水的庶子,评价又高了几分。
送走长史官,贾政看着那价值不菲的字帖,沉吟良久,忽对身边心腹道:“去库里,将那方前日得的端溪老坑砚,给环哥儿送去。”
厚赏之下,意味不言自明。
消息风一样传开。贾环院中顿时又热闹几分,往来送礼、套近乎的下人几乎踏破门槛。
贾环一概以“父亲严训,不敢受礼”为由,温和却坚定地拒了,只收了那方砚台,对着贾政书房方向恭恭敬敬磕了头。
这般作态,更引得贾政满意。
然而,暗处的目光却愈发冰冷。
这日傍晚,贾环正在院中散步消食,忽见小径尽头,邢夫人带着王善保家的,正送一个穿着体面的嬷嬷出来,那嬷嬷并非贾府常见面孔,衣着气度倒像是宫里出来的。
邢夫人满脸堆笑,语气亲热得近乎谄媚:“嬷嬷放心,我们老爷定会仔细斟酌,必不辜负……”
那嬷嬷矜持点头,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四周,恰与贾环望个对眼。
她眼神微微一凝,在贾环身上停留片刻,才转身登轿而去。
邢夫人转过身,看见贾环,脸上笑容瞬间淡去,换上一种皮笑肉不笑的神情:
“哟,环哥儿也在?真是越发进益了,连王爷都青眼有加。”语气里的酸意几乎能拧出水来。
贾环躬身行礼:“大伯母谬赞,不过是王爷错爱,父亲严训,小子愧不敢当。”
邢夫人哼了一声,扶了扶鬓角,意有所指道:
“这做人呐,最怕脚底虚浮,攀了高枝,却忘了根本。
要知道,这府里的正经嫡派长孙,可还稳稳当当的呢!”说罢,也不等贾环回话,扶着王善保家的,扭身走了。
贾环站在原地,面色平静。邢夫人这是替贾琏出头,更是替她自己那一房摇旗呐喊,提醒他别忘了自己的“庶出”本分。
【警告!检测到邢夫人、贾琏敌意加深!潜在威胁‘宫中嬷嬷’出现!】
宫中嬷嬷?贾环心下一沉。看来,甄选之事已悄然启动,各方势力都已开始暗中角力。
回到书房,他却见案头多了一本崭新的《女则》,书页间夹着一枚精巧的银杏叶书签。
小螺低声道:“是三姑娘屋里的侍书姐姐送来的,说三姑娘偶得此书,见其义理通达,便送与三爷一观。”
《女则》?探春送他《女则》?贾环微微一怔,随即恍然。
探春是在提醒他,公主伴读之选,不仅看才学,更重德行规矩!
尤其是在这风口浪尖,一言一行,皆需符合“君子”之道,绝不能授人以柄!这银杏叶书签,怕是暗指“公正”之意?
他轻轻摩挲那书签,心下感念。这位三姐姐,虽与他情分淡薄,但在大节之上,却一次次暗中相助。
【叮!获得关键人物‘贾探春’的隐性支持与提醒!宿主对选拔标准的理解加深!】
正沉思间,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悠扬婉转的笛声,曲调熟悉,竟是那日诗社时黛玉随口吟唱过的《葬花吟》片段。
笛声来自潇湘馆方向,如泣如诉,在暮色中飘荡,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寥与……提醒?
黛玉?她又在用什么方式表达什么?是感慨自身命运,还是以此曲警示他繁华背后的凋零危机?
贾环凝神听了片刻,心中那缕“孤标逸韵”的灵光微微闪烁,竟与那笛声生出些许共鸣。
他忽然提笔,就着那笛声的余韵,在纸上写下两句:“何处笛声飞寂寥,偷分一片落花魂。”
写罢,自己也是一怔。这诗句凄清婉转,竟不似他往日风格,倒带了几分黛玉的影子。
他摇摇头,将纸笺收起。
次日,贾环被贾政叫去,言及宫中已有天使正式传来口谕,三日后于宫内设小宴,考较各家适龄子弟学问品性,令早作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