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砚挂掉顾晏辰的电话后,指尖还残留着手机屏幕的微凉。她走到诊桌前,将刚才张阿姨用过的电子血压计仔细消毒,又把散落的诊疗记录按日期整理好——最底下那本泛黄的笔记本,正是母亲留下的,封皮上“扎针先定心”的字迹被阳光晒得有些褪色,她指尖轻轻拂过,又下意识地把本子往抽屉深处推了推。
“苏医生,忙着呢?”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昨天来做耳穴按摩的李大爷,他手里举着个老旧的智能手机,身后还跟着两个邻居,都是刚才围观张阿姨急救的人。
苏砚抬头笑了笑:“李大爷,您今天来复诊?”
“复诊不急,我这是来给你送‘素材’的!”李大爷快步走到诊桌旁,把手机屏幕凑到苏砚面前,视频里正是刚才苏砚给张阿姨按揉内关穴的画面——镜头有点晃,但能清晰听到苏砚解释“内关穴属心包经,能缓解心绞痛”的声音,还有林薇薇被老人们怼得哑口无言的片段。
“我刚才回家路上就剪了剪,加了点字幕,你看看行不行?”李大爷指着屏幕上的文字,“‘AI没预警,中医穴位救急’,我家那口子总说中医是‘老古董’,我得让她好好看看!”
旁边的王阿姨也凑过来说:“苏医生,你别嫌李大爷麻烦,这视频啊,该发!昨天我家孙子发烧,AI手环说‘体温正常’,结果去医院查,都烧到38.5度了!现在这机器,也不是万能的。”
苏砚看着视频里自己专注的侧脸,又看了看老人们期待的眼神,心里暖了暖:“谢谢您,李大爷。不过发的时候得加个提醒,就说我那是应急缓解,真遇到心绞痛,还是得先打120,不能只靠穴位按摩。”
【剧情诊疗提示】:本书中内关穴缓解心绞痛为应急剧情设定,现实中突发心绞痛需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拨打120,禁止仅靠穴位按摩延误急救。
“放心!我早就加了!”李大爷得意地点开视频末尾,果然有一行红色字幕:“重要提醒:穴位按摩仅为应急手段,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苏砚这才放心地点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李大爷当即点开朋友圈,配文:“咱社区的苏医生,用几根手指就缓解了心绞痛,比AI手环还管用!转发给家里有老人的,多学个应急本事!” 旁边的王阿姨和刘叔也跟着转发,还不忘在小区业主群里吆喝:“大家快看看苏医生的视频,比听健康讲座还管用!”
起初只是社区里的熟人转发,没想到半小时后,姜瑶的电话突然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激动:“砚砚!你火了!你快看本地生活号‘广州街坊圈’,他们转发了李大爷的视频,现在播放量都破10万了!”
苏砚愣了一下,连忙打开微信,搜索“广州街坊圈”——置顶的正是那条视频,标题加了醒目的#AI医疗打脸 #玄学中医 两个话题,封面是她蹲在诊床旁给张阿姨按穴位的画面,配文:“老城区藏着‘民间神医’?AI手环未预警的心绞痛,她用穴位按摩缓解,网友:这才是真本事!”
她点进视频,评论区已经炸了:
- “我家也有同款AI手环,上次我妈头晕,手环说‘正常’,去医院查是低血压!机器真不如人靠谱!”
- “中医不是封建迷信!我奶奶当年中风,就是靠针灸恢复的,现在还能跳广场舞呢!”
- “有没有知道这家中医馆地址的?我妈总失眠,想带她去看看!”
- “质疑一下,会不会是摆拍?AI准确率98%,怎么可能漏诊?”
- “楼上的别杠,我就是视频里的邻居,当时我就在场,张阿姨疼得脸都白了,苏医生按了几分钟就缓过来了,假不了!”
苏砚一条一条地看着评论,心里既有欣慰,也有忐忑。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中医;忐忑的是,热度太高,会不会引来更多麻烦——比如林薇薇,或者……顾晏辰。
正想着,诊馆的门又被推开了,这次进来的是个陌生的年轻人,背着个相机,手里拿着话筒:“您好,请问是苏砚医生吗?我是‘广州街坊圈’的记者,想跟您做个简单的采访,关于刚才那条急救视频……”
苏砚有些犹豫,她不想太高调,但看着记者期待的眼神,又想起母亲生前总说“中医需要被看见”,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采访可以,但我有个要求,得强调中医是辅助,不能替代正规治疗,还有……别过度渲染‘神医’这个词,我只是个普通的中医。”
记者连忙答应:“没问题!我们就是想客观报道,让大家了解中医的价值。”
采访就在诊馆的角落里进行,记者问得很细致:“苏医生,当时您看到张阿姨的症状,怎么判断是心绞痛的?”
苏砚回忆着当时的场景,语气平静:“张阿姨进来的时候,手捂着胸口,脸色苍白,说话断断续续的,还说‘胸口像压了块石头’——这些都是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我摸了她的脉象,脉结代,就是脉搏时有间歇,这在中医里叫‘心悸’,对应西医的心律失常,结合她的症状,基本能判断是心绞痛急性发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