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课结束的午后,阳光把中医馆的木窗晒得发烫。苏砚正弯腰整理小儿推拿模型,指尖刚触到布偶上的“板门穴”红标,巷口就传来快递小哥熟悉的吆喝声:“苏砚——有您的大件快递!”
她擦了擦额角的薄汗走出去,只见一辆电动三轮车停在巷口,车厢里装着个半人高的白色纸箱,表面印着“医疗设备专用包装”的字样,却没贴任何寄件人信息。“这么大的箱子?我没买东西啊。”苏砚皱着眉签字,快递小哥挠挠头:“单子上只写了‘针灸馆用品’,寄件人电话是空号,您先收下吧,看着像是贵重东西。”
张阿姨刚拎着菜篮回来,凑过来看热闹:“这箱子沉得很,肯定是好东西!说不定是哪个老姐妹给你寄的推拿教具?” 两人合力把箱子抬进馆里,拆开外层包装,里面露出一台银色的设备——机身印着“全自动针灸针消毒仪”,旁边还放着配套的无菌收纳盒和操作手册,崭新得连保护膜都没撕。
“我的天,这设备可贵了!”张阿姨翻着操作手册,眼睛都直了,“我儿子在医院当护士,说他们科室用的就是这种,一台要好几万呢!谁这么大方,给你寄这么贵的东西?”
苏砚心里也犯嘀咕,她拿起设备底部的出厂编码,打开手机想查生产厂家,刚输入几位数,姜瑶就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打印纸:“砚砚!我查到了!早上我帮你查物流,发现这个快递是从顾氏集团旗下的‘康医疗器械公司’寄出来的,收件信息是匿名填的,但发货地址就是顾氏总部旁边的仓库!”
“顾氏集团?”苏砚手里的编码单“啪”地掉在桌上,心脏猛地一沉,“是顾晏辰?”
“除了他还能有谁!”姜瑶把打印纸拍在诊桌上,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发货方:康医疗器械公司(隶属顾氏健康产业板块)”,“他肯定是看你公益课办得火,又知道你馆里的消毒设备还是最老式的煮锅,想匿名送你这个,用设备绑住你!说不定还盼着你承他的情,跟他谈复婚呢!”
苏砚拿起那台消毒仪,指尖抚过冰凉的机身。她馆里的消毒设备确实老旧——还是母亲留下的铝制煮锅,每次消毒都要守着看火候,公益课用针量变大后,煮锅根本不够用,张阿姨还劝过她买台新的,可她手里的钱都用来印穴位图和买教具了,一直没舍得。
可这设备是顾晏辰送的。她想起几天前顾晏辰摔在地上的奢侈品袋,想起他说“你会后悔的”的威胁,想起他为顾母辩解时的冷漠——这台价值几万的消毒仪,在她眼里不是善意,而是裹着糖衣的枷锁,是顾晏辰想用资本换来的“让步”,是想让她在母亲的冤案前低头。
“我不能要。”苏砚把消毒仪推回纸箱里,语气坚定,“我开这个馆,靠的是我妈的手艺,靠的是老人们的信任,不是他顾晏辰的资本。他想用钱收买我,门都没有。”
“就是!不能要他的东西!”张阿姨也跟着附和,“拿了他的设备,以后他再找你麻烦,你都不好反驳!咱们就算用煮锅消毒,也比欠他的人情强!”
苏砚点点头,从抽屉里翻出之前顾晏辰留下的名片——上面还有他的私人电话,她犹豫了几秒,还是按下了拨号键。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通,顾晏辰低沉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苏砚?”
“顾晏辰,你寄的消毒仪我收到了。”苏砚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距离感,“设备我会拒收,你让快递小哥来取吧。”
听筒那头沉默了几秒,顾晏辰的声音沉了下来:“你怎么知道是我寄的?”
“物流信息查得到。”苏砚走到窗边,看着巷口老人们晾晒的艾草,“顾晏辰,我跟你说过,我不需要你的钱,也不需要你的资源。我开中医馆,是为了传承我妈的手艺,是为了帮更多人,不是为了跟你做交易。你别白费心思了。”
“交易?”顾晏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还有点急躁,“苏砚,你就不能把它当成一次单纯的帮忙吗?你馆里的消毒设备那么老旧,公益课用针量又大,万一消毒不彻底,让老人或孩子感染了怎么办?我只是……想帮你避免风险。”
“避免风险?”苏砚冷笑一声,“你早干什么去了?我妈被诬陷的时候,你怎么不想着帮她?我开馆被林薇薇闹场的时候,你怎么不想着帮我?现在送台设备,就想让我忘了过去的事?顾晏辰,你太天真了。”
她顿了顿,语气更冷:“还有,我用老煮锅消毒,每次都严格把控时间和温度,开业这么久,从来没出过一次问题。我靠的是细心和责任,不是你这种用钱堆出来的‘安全’。你要是真有心,就去查2022年的罕见病项目,去还我妈一个清白,而不是送这些没用的东西。”
听筒那头又陷入了沉默,只有轻微的呼吸声传来。苏砚能想象到顾晏辰此刻的表情——或许是皱着眉,或许是攥紧了拳头,就像他每次被她反驳时那样。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轻声说:“我知道你还在怪我,怪我妈。但我送设备,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看到你为了公益课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看到你用那么旧的设备消毒,我心里不舒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