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瑶家的老小区楼道里,声控灯随着脚步声“啪”地亮起,昏黄的光打在苏砚怀里的黑壳文件袋上,硬壳边缘在光线下泛着冷光。小敏紧紧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两个青铜罗盘,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自从奶奶被威胁后,她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连上楼都忍不住频频回头。
“别担心,我朋友在楼下盯着,有情况会立刻发消息。”姜瑶掏出钥匙开门,锁芯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楼道里格外清晰,“我家客厅有监控,刚才已经关了,门窗也检查过,绝对安全。”
推开门,客厅里只开了盏小夜灯,暖光刚好照亮茶几。苏砚把文件袋放在茶几中央,指尖抚过封缄的火漆印——母亲的签名“苏敏”和梅花印记在光线下格外清晰,2022.10.10的日期像根针,扎得她心口发紧。这是母亲去世前八天封的袋子,里面藏着的,会不会就是推翻顾母谎言的最后一块拼图?
“要不用剪刀?”姜瑶递过一把小巧的美工刀,刀刃闪着寒光,“火漆印硬,直接抠容易弄坏里面的东西。”
苏砚摇摇头,接过美工刀却没立刻下手。她想起母亲生前封药包的样子,总是用红绳仔细系好,说“重要的东西,要用心封,才不会丢”。这个文件袋母亲封得这么严实,肯定藏着性命攸关的秘密,她必须更小心。
小敏把两个罗盘放在文件袋两侧,突然小声说:“苏医生,你看——两个罗盘的指针都在颤。” 苏砚低头看去,果然,银质指针正轻微颤动,像被什么吸引着,缓缓偏向文件袋的方向,和上次在中医馆时一模一样。
“是我妈在护着我们。”苏砚深吸一口气,握紧美工刀,沿着火漆印的边缘轻轻划开。硬壳文件袋的封边很牢,划了三次才把火漆印完整取下,露出里面叠得整齐的白色纸张。
第一层是几张泛黄的病例,纸页边缘已经发脆,上面是母亲熟悉的字迹,记录的是2022年罕见病项目的患者情况:“患者周某某,女,45岁,反复心悸伴指尖发绀,中医辨证为‘电磁辐射致心脉瘀阻’,AI诊断为‘医生误诊’,建议调整用药——数据存疑,需复核。” 每一页病例的末尾,都用红笔标着一个“?”,像是母亲在无声地质疑。
“果然!”姜瑶的声音带着激动,“你妈早就发现AI数据有问题,还记录下来了!这些病例就是证据!”
苏砚的手指抚过“数据存疑”四个字,眼泪差点掉下来。母亲当年肯定顶着巨大的压力记录这些,她想复核数据,想纠正错误,可顾母根本不给她机会,还诬陷她“误诊害人”。
她继续往下翻,第二层是一张折叠的A4纸,刚展开,三人的呼吸同时顿住——纸上印着“顾氏AI罕见病项目验收单”几个黑体字,验收项目栏写着“数据准确性核查”“诊疗方案合规性审核”,验收结果赫然是“合格”,而验收人签字处,签着两个熟悉的字:顾晏辰。
更让苏砚浑身发冷的是,验收日期写着:2022年10月15日。
2022年10月15日!苏砚的手指猛地攥紧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母亲是10月18日“误诊”去世的,这张验收单,距离母亲去世只有三天!顾晏辰在这一天签下“合格”,就意味着他认可了AI的数据,认可了那个诬陷母亲“误诊”的结论!
“顾晏辰……他竟然签了字!”小敏的声音带着不敢置信,“他之前还说不知道项目有问题,都是骗人的!”
姜瑶也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这就说得通了!顾母为什么敢这么嚣张,因为顾晏辰是验收人,他签了字,就等于和顾母一起掩盖了真相!苏砚,你之前还觉得他可能帮你,现在看来,他就是帮凶!”
苏砚的心脏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疼得几乎喘不过气。她想起顾晏辰送消毒设备时说的“我只是想帮你”,想起他躲在巷口偷看时的复杂眼神,想起他在电话里沉默的瞬间——原来那些都是假的!他早就知道AI数据有问题,早就签了验收单,却还装作无辜,甚至想用钱和资源“收买”她,让她放弃查案!
“不……”苏砚的声音发颤,却还抱着一丝侥幸,“他会不会是被顾母骗了?顾母那么强势,说不定逼他签的字……”
“逼他?”姜瑶拿起验收单,指着右下角的签名,“你看这签名,笔锋有力,一点都不像被逼的样子!而且验收单需要一式三份,顾晏辰手里肯定有存档,他要是想澄清,早就拿出来了,怎么会一直瞒着你?”
姜瑶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苏砚心里最后一丝侥幸。她盯着“顾晏辰”三个字,眼前浮现出离婚那天他冷漠的样子,浮现出他说“中医是封建迷信”的嘲讽,浮现出他摔在地上的奢侈品袋——原来从始至终,他都站在顾母那边,站在那个毁掉她母亲的阵营里。
就在这时,小敏突然“啊”了一声,指着验收单的背面:“苏医生,你看这里!有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