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的午后,阳光把文华路的青石板晒得发烫。苏砚、姜瑶和张叔站在123号院门口,看着眼前紧闭的铁门,心里都咯噔一下——铁门的挂锁被撬得变形,断口处还留着新鲜的划痕,显然是刚被人动过手脚。
“不对劲,肯定是顾母的人来过了。”张叔上前推了推铁门,“吱呀”一声,门竟然虚掩着没锁。他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警惕地往里探了探:“你们跟在我后面,小心点。”
苏砚攥紧了口袋里的青铜罗盘,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发凉。她想起火车上翻母亲笔记时看到的那句话:“莉爱养月季,阳台那盆‘粉扇’是她亲手栽的”,现在只希望张姐和那盆月季都能平安。
三人轻手轻脚走进院子,迎面就是一股杂乱的气息——院子里的月季花盆倒在地上,泥土撒了一地,那株开得正盛的粉扇月季被踩得稀烂,花瓣沾着泥土,像极了被揉碎的希望。
“这是……”姜瑶蹲下身,捡起一片沾着泥的花瓣,声音发颤,“肯定是黑西装干的,他们连花都会踩,太过分了!”
苏砚没说话,目光落在客厅的窗户上——窗户玻璃被打碎了一块,窗帘被扯得乱七八糟,从缝隙里能看到屋里翻得一片狼藉,桌椅倒在地上,抽屉全被拉开,文件散落一地。
“张姐肯定是被他们逼走的。”张叔皱着眉,走到客厅门口,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屋里没人,看来走得很匆忙。”
苏砚走进客厅,脚下不小心踢到一个东西,弯腰捡起一看,是枚黑色的西装纽扣,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G”字母——这是顾氏集团高管和保镖专属的纽扣,上次顾母派人来中医馆闹事时,她在地上也看到过一模一样的。
“是顾母的人没错。”苏砚把纽扣攥在手里,“他们肯定是来抢张姐手里的证据,没找到才把屋子翻成这样。”
姜瑶走到书桌前,整理着散落的文件,突然惊呼一声:“砚砚,你看这个!”她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年轻女人的合影,一个是年轻时的母亲苏清婉,穿着白大褂,笑容温和;另一个女人梳着马尾,眉眼清秀,手里抱着一盆月季,应该就是年轻时的张姐。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清婉,CT-2022项目再难,我们也要守住良心——莉”。
苏砚接过照片,指尖抚过背面的字迹,眼眶瞬间红了。母亲和张姐当年明明都知道项目有问题,却只能在私下里互相鼓励,最后母亲被陷害,张姐只能躲躲藏藏,这一切都是顾母造成的。
“我们得找到张姐,不能让她再出事。”苏砚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笔记里,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青铜罗盘——罗盘的指针在进屋后就一直微微晃动,现在走到阳台门口,指针突然剧烈偏转起来,指向阳台角落里的一个空花盆。
“这里有辐射!”苏砚心里一紧,快步走到阳台,蹲在空花盆前。花盆里的土已经干了,但罗盘指针还是在疯狂转动,说明这里曾经放过辐射源,而且时间不长。
“难道张姐在这里藏过路由器?”姜瑶也凑过来,“顾母的人肯定是来抢路由器的,没找到才把花盆打翻了。”
张叔在阳台角落翻了翻,突然指着地面说:“你们看,这里有个暗格!”地面上有一块木板,边缘有撬动的痕迹,显然是刚被人打开过。张叔用力把木板掀开,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张揉皱的纸条,上面用潦草的字迹写着:“曼琴要我死,我去表妹那,惠民超市,南海区”。
“惠民超市!”苏砚眼睛一亮,“顾晏辰之前说张姐的表妹在佛山开超市,应该就是这个!”
就在这时,院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伴随着男人的说话声:“刚才王阿姨说看到三个陌生人进了这里,肯定是来找张莉的,进去看看!”
苏砚三人脸色一变,是顾母的人!张叔立刻把暗格的木板盖好,压低声音说:“快,从后门走!”客厅后面有个小后门,通往后巷,平时很少有人走。
三人快步走到后门,苏砚最后看了一眼客厅里散落的文件和地上的月季花瓣,心里暗暗发誓:张姐,我一定会找到你,不会让你像母亲一样被顾母欺负。
后门打开一条缝,外面是狭窄的后巷,没什么人。三人快速钻出去,把门轻轻关上,贴着墙根往前走。刚走到巷口,就看到两个穿黑西装的男人走进123号院,手里还拿着张姐的照片,正是之前在档案馆遇到的那两个。
“幸好走得快,不然就被堵上了!”姜瑶拍着胸口,小声说。
苏砚没说话,盯着巷口对面的马路——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窗贴着深色膜,隐约能看到里面坐着人,车身上的标志和顾母的专车一模一样。显然,顾母的人不仅来了,还在附近布了眼线,只要她们一露面,就会被盯上。
“我们得赶紧去南海区的惠民超市,晚了张姐可能就危险了。”苏砚拉着姜瑶和张叔,沿着后巷快步往前走,尽量避开大路,“顾母的人肯定还会去其他地方找张姐,我们得比他们快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