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的老槐树下,义诊帐篷刚搭好,就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土坯房的烟囱冒着袅袅青烟,稻田里的水映着正午的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顾晏辰帮着小张摆好诊桌,刚把辐射检测仪放在角落,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大爷被儿子架着跑过来,腰弯得像颗虾米,左手死死按着腰眼,每走一步都疼得直哼哼。
“苏医生!快救救我爹!”李大爷的儿子满头大汗,把老人扶到诊椅上,“昨晚疼得一夜没睡,翻身都得人扶,城里医院说要开刀,我们实在没辙了才找您!”
苏砚刚拿出脉枕,顾氏派来的AI技术员就凑了过来,手里举着平板,对着李大爷的腰扫了一圈。屏幕上很快跳出检测结果:“腰椎间盘突出(中度),神经根受压,建议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效率低于15%”。技术员推了推眼镜,语气笃定:“大爷,您这病得去城里大医院开刀,苏医生这针灸顶多缓解下疼痛,治不了根。”
村民们瞬间议论起来:“要开刀啊?那得花不少钱吧?”“李大爷家条件不好,哪掏得起手术费?”“机器都这么说了,说不定真得开刀……”
李大爷的脸一下子白了,拉着儿子的手直叹气:“算了算了,不治了,我这老骨头,不值得花那钱。”
“大爷,您别着急。”苏砚按住李大爷的手,指尖在他腰侧轻轻按了按,“您这不是突出,是老寒腰犯了,寒气堵在肾俞穴,才会疼得直不起身。我给您用艾灸熏熏,再推推经络,一会儿就能好。”
“艾灸?”技术员皱起眉,“苏医生,AI检测不会错的,他这腰椎CT影像显示……”
“机器能看到骨头,却看不到寒气。”苏砚打断他,从背包里拿出艾灸盒,点燃艾条,一股淡淡的艾香飘散开。她帮李大爷撩起衣服,露出后腰,找准肾俞穴的位置,把艾灸盒贴上去,又用掌根在他腰侧轻轻推拿,动作轻柔却有力,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去,李大爷舒服得哼出了声。
顾晏辰站在旁边,手里还攥着辐射检测仪,眼神却一直落在苏砚身上。他以前总觉得,AI的数据是最精准的,可现在看着李大爷渐渐放松的表情,突然想起母亲当年说的“医疗要讲温度”——AI能算出病灶位置,却算不出老人怕手术花钱的窘迫,算不出艾灸带来的暖意。
“哎?不疼了!”没到十分钟,李大爷突然直起腰,还试着弯腰拾了根地上的柴禾,“真不疼了!能弯腰了!苏医生,您这手艺比城里大医院还厉害!”
村民们瞬间炸了锅,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苏医生,我这老腿疼能不能治啊?”“我家老婆子总头晕,您给看看呗!”刚才质疑的技术员也愣住了,盯着平板上的“手术建议”,脸色有点尴尬。
李大爷的儿子激动得眼眶发红,拉着顾晏辰的手就道谢:“小伙子,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来义诊,我爹还得遭开刀的罪!你媳妇真是活菩萨啊,救了我爹一命!”
“媳妇?”顾晏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苏砚。耳尖瞬间红了,想说“我们已经离婚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看着李大爷儿子感激的眼神,看着苏砚被村民围着问诊的忙碌身影,他竟不想反驳这个称呼,反而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转身走到苏砚身边,递过去一瓶温水:“渴了吧,喝点水歇会儿。”苏砚接过水,抬头看了他一眼,发现他耳尖还红着,忍不住勾了勾嘴角——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顾晏辰这么不好意思的样子。
趁着苏砚给其他村民诊脉的间隙,顾晏辰拿着辐射检测仪,悄悄走到李大爷身边:“大爷,您家里用的是什么牌子的路由器啊?我帮您测测辐射,对身体好。”
李大爷想了想:“好像是康泰的,好几年前买的,就放在我孙子房间里。”顾晏辰心里一动,打开检测仪,跟着李大爷去他家。刚走进孙子的房间,检测仪就“滴滴”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辐射值0.78W/kg,超标2.6倍”!
“大爷,这路由器辐射超标了,不能再用了,得赶紧扔了。”顾晏辰把检测结果给李大爷看,“您孙子是不是总说头晕、腿软?就是这路由器闹的。”
李大爷吓得赶紧把路由器拔了:“难怪我孙子最近总说没力气,原来是这东西害的!苏医生和你真是好人,不仅治好了我的腰,还帮我们找出这祸害!”
顾晏辰回到义诊现场时,苏砚正给一个小姑娘诊脉。小姑娘扎着羊角辫,小脸苍白,说“总觉得腿没力气,跑不动步”。苏砚摸了摸她的腿,又问了句“家里是不是有康泰路由器”,小姑娘点头说“有,放在我房间书桌旁”。
苏砚心里一沉,转头对顾晏辰说:“看来清溪村用康泰路由器的家庭不少,咱们得趁义诊多测几家,说不定能找到更多辐射患儿的线索。”
顾晏辰点点头,刚要说话,就看到远处的田埂上,有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正盯着他们。男人戴着鸭舌帽,看不清脸,看到顾晏辰注意到他,转身就往村外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