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 3 栋的楼栋长王大爷,今年 68 岁,退休前是工厂的安全员,对安全排查很有经验。每天早上,他都会拿着手电筒,在楼栋里巡查 —— 检查消防栓的水压、查看楼道是否堆放杂物、提醒租客锁好门窗。有一次,他发现 4 楼的租客出门时忘了关煤气阀,立刻联系租客,还守在门口等租客回来,避免了安全事故。
“楼栋长就像‘眼睛’,能及时发现我们看不到的隐患。” 老陈说,“以前我们巡逻时,很难发现楼道里的小隐患,现在有了楼栋长,隐患能及时上报,整改效率提高了很多。”
楼栋长不仅负责安全排查,还负责矛盾调解。王家村 5 栋的租客小李和小张,因为 “噪音问题” 闹矛盾,楼栋长李阿姨得知后,主动上门调解:“小李,你晚上看电视声音小点,小张第二天要上班;小张,小李是年轻人,偶尔朋友来玩,你也多体谅。” 经过李阿姨的调解,两人握手言和,再也没闹过矛盾。
(三)“安全积分制”:激活 “参与力”
为了让更多居民参与安全治理,季秋水推出了 “安全积分制”—— 居民参与 “安全排查、隐患举报、安全宣传” 等活动,可获得积分:举报一处消防隐患得 5 分,参与安全演练得 3 分,帮助邻居解决安全问题得 2 分,积分可兑换 “物业费减免、生活用品(米、面、油)、社区服务(免费理发、家政服务)”。
积分制推出后,居民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张家村的租客小吴,发现隔壁出租屋的窗户没关,里面还放着笔记本电脑,立刻联系楼栋长,还守在楼下等租客回来,获得了 5 分积分;李家村的居民陈大妈,参加了社区的消防演练,学会了使用灭火器,还教邻居怎么逃生,获得了 3 分积分。
“以前觉得安全治理是政府的事,跟我们没关系,现在参与还能得积分,换生活用品,挺好的。” 陈大妈笑着说,“我已经攒了 30 分,下个月就能换一袋大米了。”
为了让积分制更透明,季秋水在各社区的公告栏上,每周公布居民的积分情况;还开发了 “安全积分小程序”,居民可随时查询自己的积分,在线兑换奖品。积分制推行半年,共有 300 余名居民参与安全治理,举报隐患 120 余处,参与安全演练 80 余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治理,安全治理有了“显着成效”。
(一)隐患整改率大幅提升
“出租屋房东责任制”“楼栋长制度”“安全积分制” 三项机制推行后,3 个城中村的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整改。社区每月排查发现的隐患,从之前的 50 余处减少到 10 余处,整改率从 60% 提升到 95%—— 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消失了,楼道堆放杂物的情况没有了,消防设施全部配备到位,租客信息登记率达 100%。
“以前我们每周要整改 20 多处隐患,现在每周最多整改 5 处,工作轻松多了。” 社区安全员小李说,“房东和楼栋长会提前排查,很多隐患在萌芽阶段就被解决了。”
(二)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隐患少了,案件发生率也随之下降。半年来,3 个城中村的盗窃案发率从每月 5 起下降到 1.5 起,下降了 70%;诈骗案发率从每月 3 起下降到 0.5 起,下降了 83%。
“上次张家村发生盗窃案后,我们通过房东登记的租客信息,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3 天就破案了。” 老陈说,“现在租客信息登记齐全,嫌疑人很难藏身;楼栋长和居民也会留意陌生人,发现可疑人员会及时上报,案件自然就少了。”
(三)居民安全意识显着增强
通过每月的安全演练和宣传,居民的安全意识也明显增强。社区每月组织 “消防逃生演练”“防诈骗培训”,居民参与率达 80% 以上 —— 老人学会了识别诈骗电话,年轻人学会了使用灭火器,孩子们学会了火灾逃生技巧。
“以前遇到火灾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参加了演练,知道要弯腰捂鼻、走安全通道,还会用灭火器灭火。” 居民张大叔说,“我还教我孙子怎么逃生,让他从小就有安全意识。”
半年后的夔北街道,秋阳正好,张家村的巷子里飘着桂花的香气。与之前的杂乱不同,如今的巷子路面干净整洁,墙角没有一丝杂物;每栋出租屋的门口都贴着崭新的 “安全须知”,旁边挂着红色的灭火器箱,箱门敞开着,里面的灭火器压力表显示 “正常”;巷口的宣传栏上,贴着 “安全积分排行榜”,陈大妈的名字赫然在列,后面跟着 “58 分” 的字样。
这天上午,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赵东来带着调研团队,在县委书记李建国的陪同下,来到夔北街道考察安全治理工作。刚走进张家村,赵东来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以前听说是城中村,以为会很杂乱,没想到这么干净整洁,安全设施也这么齐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