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城下,寒风凛冽。
岳云跟在张宪身后,远远眺望着这座巍峨的城池。
昨日在父亲帐中受了训斥,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父亲那句“军中不是过家家,要绝对的服从”像一道惊雷,在他稚嫩的心中炸响。
岳云开始试着去理解父亲的用意,也努力控制着自己年少轻狂的性子。
张宪见岳云闷声不吭,眼神中也少了前几日的浮躁,多了几分沉思,心中暗自点头。
节帅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这番磨砺,正是为了让岳云将来能独当一面。
“云哥儿,过来,看这城墙。”
张宪指着远处高耸的城墙,对岳云说道:“蔚州城破,金人定会加强应州防守,你看这城墙,比蔚州厚重不少,城头箭垛林立,防御工事也更为完善。”
岳云闻言,立刻上前几步,举目望去。
应州城依山而建,地势险要。
城墙上不时有金兵巡逻,旗帜飘扬。
他尝试着回想攻打蔚州时的情景,将蔚州城防与眼前应州城的防御进行对比。
“张叔,这城墙为何如此坚固?金人又增派了多少兵力?”岳云忍不住开口问道。
张宪笑了笑,耐心解释道:“应州乃是金人在燕云六州中的重镇,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蔚州一失,金人定会倾力死守应州,依我军斥候探报,金人已从东路调集兵马,增援应州,保守估计,城内金兵不下两万。”
两万!
岳云心中一惊。
蔚州城内金兵不过数千,岳家军两万人马,还靠着先登之势,才得以迅速攻克。
如今应州金兵数倍于此,城防又如此坚固,硬攻怕是难上加难。
张宪继续指点道:“你看城门,应州有四座城门,每座城门外都建有瓮城,瓮城内侧还有藏兵洞,一旦我军攻入瓮城,金兵便可居高临下,四面合围,我军将士便成了瓮中之鳖。”
“此外,城外还有护城河,河水颇深,恐有暗流……”
张宪带着岳云绕着应州城仔细勘察了半日,将城防的每一个细节,金兵可能采取的防御措施,以及岳家军可能面临的挑战,都一一详细讲解。
岳云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张宪也耐心解答。
通过这次实地勘察,岳云对应州的了解远超纸上谈兵。
他开始明白,攻城并非只是凭着一腔孤勇就能成功,更需要周密的部署,对地形地利的精确把握,以及对敌军兵力部署的预判。
父亲划去他战功的用意,也渐渐在他心中明朗起来。
单纯的匹夫之勇,在真正的战场上,是远远不够的。
“多谢张叔教诲,侄儿受益匪浅。”
勘察结束后,岳云真诚地向张宪行了一礼。
张宪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你能明白就好,节帅对你的期望很高,你小子可别辜负了他。”
两人回到大营,岳飞已在帅帐中等候。
听完张宪的汇报,岳飞又让岳云将今日所见所想一一说来,详细地描述了应州城防的坚固,金兵的部署,以及自己对应州攻防战的一些初步设想。
岳飞听着,不时颔首。
当岳云说完后,岳飞看着儿子,眼中露出了一丝赞许:“你能看到这些,很好,但攻打应州,除了强攻,还有其他办法。”
岳飞说着,指了指沙盘上应州城西北方向的一处山坳:“此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金人在此修建了一座小型粮仓,囤积了部分军粮,若能出奇兵,断其粮道,或可动摇金人军心。”
岳云和张宪立刻围拢到沙盘前,仔细研究起来。
......
应州城外,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宋军将士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准备对这座金国重镇发起猛攻。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金人守将完颜斡鲁布在得知是岳家军兵临城下后,竟不战而逃!
完颜斡鲁布并非庸才,岳家军在燕云地区赫赫威名,攻克新州和蔚州时展现出的摧枯拉朽之势,以及将士们悍不畏死的战斗作风,早已让他闻风丧胆。
老登深知自己手中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岳家军的锋锐。
与其做无谓的抵抗,最终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场,不如保存实力,退往更重要的云州,与完颜银术可汇合。
于是,在宋军尚未完全部署完毕之时,完颜斡鲁布便悄然率领主力部队,连夜撤出了应州。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应州城头时,宋军将士惊讶地发现,城门洞开,城内空无一人,只留下了一座空城。
“节帅,金人弃城而逃了!”张宪兴奋地向岳飞汇报。
岳飞闻言,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金人这般撤退,是明智之举。
保存实力,守住云州才是重点!
我军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岳飞立刻下令,宋军全员入城,收复应州,并派遣斥候加紧打探金兵去向,重点关注云州。
收复应州后,岳飞并未耽搁,立刻部署攻打云州。
云州,位于燕云之西,地处战略要冲,更是金国重要的产马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