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魏王府内,氛围则迥然不同。魏王李泰肥胖的身躯深陷于铺着软绒的坐榻之中,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剔透的羊脂白玉佩,眼中精光闪烁,算计之色深藏。
“本王这位太子哥哥,终究是沉不住气,竟想直接将杜远这等奇人拘于东宫体制之内,岂不知此等人物,心向旷野,岂会甘受束缚?”
李泰语带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随即转为凝重,“杜远深得祖父和父皇圣心,其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更兼有调和鼎鼐之妙。若能得他倾心相助,无论于父皇面前为本王美言,还是以其奇技巧思增益本王贤名,皆大有裨益。”
身旁一位面容精干的谋士压低声音道:“大王,太子招揽失利,正是我等良机。杜县子既好实务,大王亦可从此处着力。大王正主编《括地志》,乃旷世文功,海内瞩目。何不借此由头,延请杜县子为一‘地理顾问’?许他一个清贵而无实务羁绊的虚衔,既可时常请教(实为拉近关系),又可借修书之名,厚给金帛赏赐,岂不两全其美?”
另一谋士沉吟片刻,补充道:“此外,下官听闻杜县子与吴王殿下似乎颇有往来,关系友善。吴王殿下文武兼修,素有声望,现居于杜家村与孙神医修医道。大王或可借探讨学问、共襄《括地志》盛举之名,与吴王殿下多加走动,或许能借此桥梁,间接与杜县子建立起更紧密自然之联系。如此迂回,既不显突兀令人警觉,亦可彰显大王礼贤下士、广纳贤才之宽广胸怀。”
李泰的小眼睛眯了起来,缝隙中透出权衡的光泽。与李恪合作并非其首选之策,但若能借此接近杜远,倒也不失为一着妙棋。
他缓缓颔首,指尖摩挲着玉玦:“修书乃是雅事,若能借此与三哥那边有所互动,倒也未尝不可。然主要心思,仍须放在直接向杜远示好之上。本王不仅要送,还要送上最能投其所好之礼——他既醉心农事工巧,本王便不惜重金,广求天下奇珍种子、失传古籍孤本、巧匠图谱!务必要让杜远明了,本王才是最能赏识其才、更能予其广阔天地任其驰骋之人!”
两股暗流因杜远而悄然涌动,一场无声的争夺,已在长安城的朱门高墙内悄然拉开序幕。
而身处杜家村,或许正忙于规划农庄、教导学生的杜远,此刻尚未全然察觉,自己已悄然成为了左右帝国未来走向的一个微妙而至关重要的砝码。
太子与魏王的瞩目,以及他们与那位同样才华横溢且与杜远有旧的吴王李恪之间可能因他而产生的微妙联动,都将使这长安城内的棋局,变得更加波谲云诡,复杂难测。
喜欢老李,你想屁吃了!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老李,你想屁吃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