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别墅虽然建好了,然而张伟和张保却并没有长时间停留在山上,依旧保持着两三天一下山的节奏。
因为山下的环境比较热,张伟身上的驳壳枪就没法隐蔽携带,甚至于连仿54式手枪,别在腰带上的时候,看起来都很扎眼。
张伟和张保二人,就只是在身上带着一支勃朗宁M1910(花口撸子)手枪防身。
怎么说呢?
.32ACP口径的M1910手枪,无论是威力,还是穿透能力,都太弱鸡了一些。
在长白山脚下这片地区,随着天气转冷,人们身上的衣服只会越来越厚。
衣服稍微厚一些,甚至是穿上大棉袄,使用.32ACP、.380ACP子弹的勃朗宁M1910手枪,杀伤力就跟闹着玩似得。
出于无奈,张伟让得克萨斯州那边的TZ武器公司,在勃朗宁M1910手枪的基础上,生产了9毫米帕拉贝鲁姆口径的升级版本,并将之命名为M1910G型手枪。
既然是升级版本,弹匣直接用双排,容量达到12颗,可以在近距离确保足够的火力。
之所以不用15发的弹匣,主要还是考虑了手枪的便携能力。
别看M1910G手枪拥有12发容量的弹匣,然而这枪的宽度却只有25毫米,使用腰带内侧枪套日常携带,即便是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下,穿着单薄的衣物,也可以确保隐蔽性。
别看这小小的一支M1910G手枪,将之改造成9毫米口径,成本可高了。
因为其简单的反冲式原理结构,是为了适应.380ACP这种低膛压子弹。
为了适应膛压更高的9毫米子弹,需要更强力的复进簧,和更加耐造的套筒。
怎么说呢?
M1910G就是纯定制枪型,成本非常的高,更像是一款,枪械大师的炫技之作,枪械公司不会在市场上,推出这种手枪。
TZ武器公司还生产了一批54G型手枪,和54式手枪的区别,除了拥有扳机保险外,就是采用了15发容量的双排弹匣。
相比于M1910G手枪那几乎是“炫技”一般的定制方案,54G手枪就踏实了很多,甚至是被TZ武器公司推向市场,而且售价还并不贵。
市场上对于这种,拥有扳机保险,以及大容量弹匣的TT33手枪衍生型号,因为价格足够便宜,又因为使用钢芯子弹,可以轻松打穿NIJ3A级软防弹衣,在市场上算是重新开辟了一个分类,可以跟大名鼎鼎的FN57手枪竞争。
……
至于说张伟这边?
这还是上一次他们遭遇盗墓贼后,经过总结经验,才发现的漏洞。
54式手枪的弹匣容量太少了,他们两人在山里,上一次就只是遇见几个敌人,54式手枪的弹匣容量还能勉强应对。
如果他们遭遇很多敌人呢?
要知道,敌人是具备迷惑能力的,在动手前会尽量表现的温和,从而降低他们的戒备。在动手之前,张伟腋下枪套里的驳壳枪,也并不方便拿出来。直到动手的时候,交战双方才会将狰狞的一面露出来。
到了动手的时候,如果张伟并没有把腋下枪套里的驳壳枪提前亮出来,在近距离的突袭作战时,因为驳壳枪操作起来麻烦了一些,就只能依靠张保手中的54式手枪应急。
那样的话,就太危险了一些。
他们如今手中又多了一批54G型手枪,不只是上山之后,即便是在山下,在身上衣服比较厚的时候,也能装进腰带内侧隐蔽枪套中携带。
在遭遇突发情况时,就可以从腰带11点钟位置,将54G型手枪,快速拔出来战斗。
当然,因为54G手枪的穿透力过强,他们叔侄俩还是要携带M1910G手枪。
除了枪支携带的问题之外,张伟还发现,他们平常穿的裤子和靴子也是个问题。
山上的湿气太重了!
下雨下雪之后,很多地方一脚下去都快没过膝盖,他们在山里活动,就需要更新装备。
很快,张伟拿到了新的裤子。
这是从钓鱼裤的基础上改装的,裤子和长筒靴子可以连在一起,也可以拆开。
张伟在山上试了试,这玩意的耐磨防水防潮能力足够优秀。
他又将54G手枪别在腰带6点钟的内侧枪套里,日常携带的时候,都是把子弹上膛,并且将击锤拨下来,确保拔枪后就能立即开枪。
张伟也是用实际操作验证一下,看看54G型手枪是否耐用。
他腋下皮质枪套里的驳壳枪,依旧是主武器,时不时就被他拎在手里把玩。
……
这天。
张伟和张保正在山上溜达,主要也是在手中的地图上,将各类资源的位置标记起来。
很多的资源,他们并不打算直接摘取。
他们又不是跑山人,在这长白山里当猎户,就只是为了体验生活。
正当他们溜达的时候,张伟发现隔壁山头有个跑山人团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