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通判的到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迎官驿这群等待述职的官员中漾开了层层涟漪。虽然那日被李文渊用“霍都尉”的烟雾弹暂时搪塞过去,但周通判离去时那冰冷的眼神,所有人都看得分明。
接下来的几日,李文渊明显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又冷凝了几分。原本还有些表面客气的同僚,现在更是能避则避,仿佛他身上带着瘟疫。去驿馆食堂用饭时,他所在的桌子周围总会空出一圈。偶尔有目光交汇,对方也多是迅速移开,或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大人,这帮势利眼!”赵虎气得拳头紧握,每次去吃饭都像要上战场,恨不得把那些躲闪的目光瞪回去。
“虎子,稍安勿躁。”李文渊倒是淡定,慢条斯理地啃着馒头,“狗朝你叫,你还能咬回去不成?他们怕沾上麻烦,正好,我们也乐得清静。”
话虽如此,李文渊心里清楚,麻烦不会因为你不理它就不上门。周通判那日吃了瘪,绝不会善罢甘休。述职在即,对方必定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他设置重重障碍。
果然,这天下午,吏房一名书办来到了迎官驿,点名要见李文渊。
那书办穿着浆洗得发白的吏服,下巴抬得老高,眼神里带着股衙门小吏特有的、对上谄媚对下倨傲的劲儿。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书,站在院中,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附近几个房间的人都听得清楚:
“李文渊李大人是吧?奉上命,核查各位述职官员的官凭、告身,以及……任内考功记录。还请李大人将一应文书取出,由在下核对验看。”
例行核查本是常事,但这书办特意强调“任内考功记录”,而且选在这么一个半公开的场合,其用意不言自明——就是要当着众人的面,找李文渊的茬,最好能找出点问题,让他连述职的资格都没有。
周围几个房间的门窗后,隐约有人影晃动,显然都在暗中观察。
李文渊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回房取来了自己的官凭和告身文书,递了过去。那书办接过,仔仔细细地翻看,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仿佛要从里面找出伪造的痕迹。
看了半晌,官凭和告身自然是毫无问题。书办脸上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又拿起那份所谓的“任内考功记录”。这其实只是李文渊自己整理的一份简述,毕竟青云县那种地方,正规的考功流程早就形同虚设。
“李大人,”书办指着记录上的某一行,语气带着质疑,“这上面说,你到任后,清理积案三十余起,调解乡邻纠纷近百桩……可有具体卷宗、人证物证佐证?空口无凭,这恐怕难以采信吧?”
李文渊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懒洋洋地答道:“青云县衙年久失修,前任离任时卷宗多有散佚。这些案件、纠纷,多是乡老、里正共同见证调解,若要逐一取证,恐怕得劳烦书办大人亲自去一趟青云县,找那些乡亲们问问了。”他这话半真半假,把皮球踢了回去,暗指对方吹毛求疵。
书办被噎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又指着另一条:“那这‘改良农具,提升耕作效率’、‘引入新式制盐法,缓解盐荒’……可有工部、户部的核准文书?可有具体成效数据?”
“农具改良,乃本官与县中工匠共同琢磨,百姓用了都说好,数据嘛……青云县田地增产三成,这算不算数据?至于新式制盐法,缓解了本县及周边百姓吃盐难的问题,此乃实事,江州盐铁司若有疑问,自可派人查验。”李文渊对答如流,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增产三成是他夸大了,但效果确实有,至于盐铁司,天高皇帝远,谁还真会为了个小县令的述职跑去查验?
书办接连碰了两个软钉子,有些恼羞成怒,又翻到记录最后,声音陡然提高:“还有这条!‘整顿治安,缉拿盗匪’……李大人,据我所知,青云县此前确有盗匪为患,但似乎并非由你亲自带兵剿灭,而是……用了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甚至因此得了‘瘟神’之名!此事,你又作何解释?!”
他终于图穷匕见,将最大的“污点”抛了出来。
周围偷听的人群中传来一阵低低的哗然和窃笑。“瘟神”之名,果然是真的!
李文渊眼睛微微眯起,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若解释不清此事,前面所有的“政绩”都可能被全盘否定,甚至被扣上一个“行事乖张、有辱官箴”的帽子。
就在这时,脑海中的提示音再次准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遭遇政绩抹黑与人格质疑,诸天随机坑爹系统在线发牌!现提供以下解决方案包,请宿主择一执行:】
【选项一(N卡):矢口否认,坚决不认。声称“瘟神”之名纯属污蔑,是地方豪强(如钱不多)散布的谣言。奖励:【死鸭子嘴硬】光环(效果:当你否认时,对方怀疑度增加10%)。】
【选项二(R卡):避重就轻,转移话题。大谈特谈剿匪的实际效果(治安好转),绝口不提过程。奖励:【话题带偏者】体验卡(十分钟内,成功转移话题概率提升40%)。】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