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战争的莫名休战,并未给温窈带来丝毫轻松。相反,沈砚清最后那句关于她童年失眠的话,像鬼魅一样在她脑子里盘旋,搅得她心神不宁。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随口嘲讽,还是别有深意?这种捉摸不定的感觉,比直接的刁难更让她难受。
接下来的几天,沈砚清似乎暂时放过了她,没再在咖啡、着装这些小事上找麻烦。但他派给她的工作量却与日俱增,而且都是些繁琐、耗时却极考验耐心和细心的活儿。从整理浩如烟海的过往会议纪要,到核对冗长复杂的财务报表数据,再到翻译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文件。
温窈像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从早到晚钉在工位上,连喝水上厕所都要小跑着去。她很清楚,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考验”或者说“折磨”。沈砚清在用这种方式,消耗她的精力,打磨她的棱角,让她无暇他顾,只能在他的规则下疲于奔命。
办公区的其他同事,对她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最初的同情和好奇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疏离的观望。有人或许觉得她可怜,但更多人则秉持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不愿与这个被大老板“特殊关照”(无论好坏)的新人走得太近,生怕惹祸上身。只有首席秘书Lily姐,偶尔会在她加班到深夜时,默默放一杯温牛奶在她桌上。
这天下午,沈砚清将温窈叫进办公室,扔给她一个U盘和一个文件夹。
“城西那个智慧社区项目的初步方案,里面有些数据需要重新核定,模型也需要优化。”他言简意赅,目光并没离开电脑屏幕,“明天早上九点,项目组内部讨论会,我要看到一份像样的标书雏形。你来做。”
温窈心里咯噔一下。智慧社区项目是沈氏今年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虽然还只是内部讨论阶段,但涉及多个部门协作,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巨大。让她一个入职不到一周的新人独立负责标书雏形?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像样的”这个词,从沈砚清嘴里说出来,标准恐怕高得吓人。
“沈总,这个项目涉及很多技术参数和跨部门协调,我可能……”她试图委婉地提出困难。
沈砚清终于抬起眼皮,扫了她一眼,那眼神冰冷又带着一丝嘲弄:“做不到?现在就可以去人事部办离职。”
温窈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她深吸一口气,接过U盘和文件夹:“我知道了,沈总。我会尽力。”
“不是尽力,”沈砚清纠正她,语气没有丝毫波澜,“是必须完成。”
回到工位,温窈打开U盘里的资料,心沉到了谷底。文件包庞大得惊人,技术文档、市场分析、竞品报告、法律法规……堆叠在一起,像一座小山。而且很多资料明显是原始数据,杂乱无章,需要大量的清洗、整合和分析工作。
这分明是一个坑。一个沈砚清亲手为她挖好的,看她会不会跳进去,以及跳进去后能不能爬出来的坑。
没有退路。
温窈泡了一杯浓茶,打开电脑,开始埋头苦干。她大学辅修过数据分析,专业知识底子还在。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梳理框架,再填充内容。遇到不懂的技术难题,她就硬着头皮去请教相关部门的工程师,态度谦逊,记录认真。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提供的数据,她就一遍遍发邮件、打电话催促,甚至抱着笔记本直接去人家工位旁边等。
办公区的灯一盏盏熄灭,同事陆续下班。夜色渐深,偌大的办公区只剩下她敲击键盘的噼啪声,和偶尔起身接水时空旷的回音。
直到凌晨三点,她才终于将一份初步成型的标书草案保存好。眼睛干涩发胀,脖子和肩膀酸痛难忍。她将文件备份到U盘和公司内部网络硬盘,又发了一份到自己的保密工作邮箱,这才长长舒了口气,瘫在椅子上,几乎虚脱。
她定好早上七点的闹钟,准备早点再来做最后的检查和润色。然后,她趴在桌子上,想着只休息十分钟,就十分钟……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她瞬间陷入了沉睡。
好像只过了一瞬间,刺耳的闹铃声就将她惊醒。温窈猛地坐起,脖子一阵剧痛。窗外天已蒙蒙亮。她一看时间,七点整。
糟糕!睡过头了!她原本计划早点来修改的!
她慌忙打开电脑,登陆系统,找到昨晚保存标书文件的文件夹——空了!
温窈的心脏骤停了一秒。不可能!她明明保存了,还备份了!
她颤抖着手点开内部网络硬盘的对应位置——同样空空如也!
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她立刻登录自己的工作邮箱,查找发送记录——没有!昨晚她发出的那封备份邮件,仿佛从未存在过!
U盘!对,U盘!
她手忙脚乱地翻找挎包,掏出那个沈砚清给她的U盘,插进电脑——U盘里除了最初那些原始资料,她昨晚做的一切,踪迹全无!
怎么会这样?!
温窈脸色惨白,大脑嗡嗡作响。是电脑中毒?系统故障?还是……人为删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