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涤粉”的出现,如同在沉闷的潭水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扩散的速度远超苏婉的预料。
最初,它只是在小范围内被用于净化日常饮用的山泉水,或是处理一些品相极差的低阶灵植,效果虽不惊人,却切实地改善了许多底层弟子的修炼环境。但很快,一些心思活络的弟子发现了它更巧妙的用途。
有人尝试在炼制最基础的“辟谷丹”时,加入微量清涤粉处理过的水,发现成丹率竟有了一丝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提升——杂质减少了,药性融合更顺畅。
有人将清涤粉用于浸泡绘制低阶符箓的兽血,发现血液中的躁动灵气被稍稍抚平,绘制时灵力引导更为稳定,符箓的失败率有所下降。
这些发现一传十,十传百,“清涤粉”的价值被重新评估。它不再仅仅是净化水源的工具,而是成为一种能够微弱提升炼丹、制符等辅助职业成功率的“催化剂”!
尽管提升幅度极小,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二,但对于在底层挣扎、资源匮乏的弟子而言,这百分之一的提升,或许就能节省数块灵石,或许就能让他们在无数次失败后看到一丝成功的曙光。
需求瞬间暴涨。
贡献点兑换清单上,“清涤粉”后面排起了长队。负责制作清涤粉的李铁等人压力骤增,即便日夜赶工,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沉水泥根的消耗速度飞快,王师弟不得不提高收购价,才能勉强维持供应。
五味斋的声望,随着清涤粉的普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苏婉的名字,在底层弟子中几乎成了“希望”的代名词。
然而,盛名之下,危机暗藏。
这一日,苏婉正在尝试将清涤粉与之前研究的“破障粉”基底进行融合,希望能开发出兼具“净化”与“疏通”效果的新品。张禾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小撮灰白色的粉末。
“师妹,你看看这个。”张禾将粉末递给苏婉。
苏婉接过,指尖捻动,又置于鼻尖轻嗅,眉头微微蹙起。“这……是清涤粉?但感觉不对,灵力结构松散,沉水泥根的那股‘凝’意几乎感受不到,反而掺杂了一股……灼躁的火气。”
“这是从坊市流出来的。”张禾沉声道,“有人仿制了我们的清涤粉,价格只有我们贡献点兑换价格的一半,但效果……据说很不稳定,有时能起效,有时反而会让材料灵气更加紊乱,甚至有几例传言,说用了这仿制品导致炼丹失败,材料尽毁。”
苏婉的心猛地一沉。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仿制品!而且是以次充好、败坏名声的劣质仿制品!
“查清楚来源了吗?”苏婉问道,声音依旧平静,但熟悉她的人能听出其中蕴含的冷意。
“还在查,但很隐秘。流传出来的渠道很杂,像是有人故意散货。”张禾顿了顿,补充道,“我怀疑,和丹堂脱不了干系。他们无法在明面上打压我们,就用这种下作手段,想从根本上毁掉‘清涤粉’乃至我们‘五味斋’的信誉!”
苏婉沉默片刻,走到院中,看着那些依旧在忙碌分拣、眼中充满希望的弟子们。她知道,信誉是他们这个新生体系最宝贵的资产,一旦崩塌,再想建立就难如登天。
“张师兄,”苏婉转身,目光锐利,“立刻做两件事。第一,通知所有通过我们渠道兑换过清涤粉的弟子,务必认准我们独有的标记——粉末中那极淡的、由我灵力调和后产生的‘雨后清新’气息。第二,放出消息,五味斋将在一个时辰后,在经阁丙区空地上,公开演示清涤粉的正确制法与鉴别方法。”
张禾一惊:“公开制法?师妹,这……”
“仿制品能出现,说明基础原理已被有心人窥破。藏着掖着,只会让劣币驱逐良币。”苏婉解释道,“我们公开基础流程和核心鉴别点,不是为了教会所有人制作,而是为了树立标准,让所有人知道什么是‘好的清涤粉’。同时,这也是一种姿态,告诉所有人,我们五味斋,行得正,坐得直,不怕比较!”
张禾恍然,心中敬佩更甚:“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办!”
一个时辰后,经阁丙区那片平日用来堆放废料的空地上,人头攒动。得到消息的弟子们纷纷赶来,都想亲眼看看这近来风头无两的“清涤粉”究竟如何制作,又如何辨别真伪。
苏婉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面前摆放着处理好的沉水泥根、凡铁渣粉末、土属性灵植残渣等材料,以及一套简单的研磨和调和工具。她没有使用任何高深的法术,只是用最朴实无华的手法,一步步演示着研磨、配比、灵力引导融合的过程。
她的动作流畅而稳定,对火候、灵力注入时机的把握妙到毫巅。尤其到了最关键的和合一步,她特意放慢了速度,让众人清晰感受到她那独特灵力是如何如同最精密的梳子,将各种材料中冲突、躁动的特性一一梳理、抚平,最终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凝聚成那带着清新气息的灰白色粉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