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夏,空气中已经弥漫着暑气。沈星宇站在星启资本新装修的会议室里,调整着领带,深呼吸平复内心的紧张。今天是他们与重新组建的Kyle团队第一次正式会议,也是展示备选技术方案的关键时刻。
苏映真走进会议室,一身简洁的灰色西装,步伐自信从容。她将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仪,转头对星宇微微一笑:“准备好了?”
星宇点头,回以坚定的眼神:“一起。”
会议室门打开,Kyle带着新团队成员入场。与之前那批人不同,这次来的都是各领域的资深专家,气质更加沉稳专业。
“沈,苏,介绍一下新团队成员。”Kyle开门见山,“这位是李明浩,安全架构专家;这位是张薇,国际市场拓展主管;这位是...”
介绍完毕,会议直接进入正题。映真开始演示新的技术方案——一个完全自主开发的跨境文化 exchange 平台,采用创新的混合共识机制,既保障安全性,又兼顾效率。
“我们将其命名为‘文化桥’。”映真切换幻灯片,展示平台架构,“核心创新在于这个动态情感验证层,它能够根据文化背景差异自动调整验证强度...”
专家们认真记录,不时提出尖锐问题。星宇注意到新团队的专业度明显提升,问题都切中要害,但没有之前那种咄咄逼人的压迫感。
演示结束后,李明浩率先发言:“技术架构很创新,但我担心这个情感验证层可能引入新的安全漏洞。”
映真从容应答:“我们设计了多重防护机制。更重要的是,情感验证不是替代传统安全措施,而是补充。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语言内容与情感语境共同构成完整信息。”
张薇接着问:“国际市场推广方面,你们有什么具体计划?特别是不同文化区域的差异化策略。”
星宇接过话题:“我们采取‘全球愿景,本地执行’策略。已经在东南亚和欧洲找到了本地合作伙伴,而不是直接进军...”他详细阐述了市场拓展计划,显示出对国际市场的深刻理解。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比预期长了一倍。结束时,Kyle满意地点头:“令人印象深刻。新团队将全力支持你们,期待下一个里程碑的成果。”
送走Kyle团队,星宇和映真相视一笑,都松了口气。
“他们的问题很专业,但都是建设性的。”映真整理着会议记录。
星宇点头:“看来Kyle是真的在整顿团队。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映真若有所思:“其实有几个技术点他们提得很有价值,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
两人自然而然地开始讨论技术细节,仿佛已经合作多年。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会议室里,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
与此同时,在成都,沈玥的画廊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陆远航站在画廊门口,身着便装,身姿依然挺拔。他比之前黑了些,但眼神更加锐利深邃。
“陆军官!”沈玥惊喜地迎上去,“你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刚下飞机。”陆远航微微点头,目光扫过画廊内部,“你的展览办得很成功,我在部队内部通讯上看到了报道。”
沈玥感到一阵甜蜜:“进来坐吧,我泡茶给你。”
两人在画廊的休息区坐下。沈玥注意到陆远航手上有一道新添的伤疤,但没有立即询问。
“西藏那边怎么样?”她轻声问。
陆远航沉默片刻:“艰苦,但值得。”他简单描述了边防哨所的生活,语气平淡,但沈玥能感受到背后的艰辛和责任。
谈话间,陆远航的目光被墙上新完成的一组画作吸引。这组画描绘的是边防军人的日常生活,但视角独特——不是英雄化的塑造,而是真实捕捉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战士们在雪地里分享热汤、夜晚哨位上仰望星空的侧影、收到家书时的微笑...
“你进步了很多。”陆远航罕见地直接赞扬,“这些画有了灵魂。”
沈玥心中涌起暖流:“因为我有最好的‘顾问’啊。”
陆远航微微扬起嘴角,这是沈玥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明显的笑容,不由得怔住了。
“其实这次回来,除了休假,还有一个任务。”陆远航语气变得严肃,“部队想邀请你参与一个特别项目——为新建的军史馆创作一组作品。”
沈玥惊讶地睁大眼睛:“我?为什么...”
“因为你的视角独特。”陆远航直视着她,“不是官方宣传式的赞美,而是真实、有温度的表达。这正是现在需要的。”
这个邀请既是对她艺术的认可,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沈玥感到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
“我愿意。”她坚定地回答,“但需要你的帮助——确保我的描绘真实准确。”
陆远航点头:“这是自然。我们可以安排你再次深入部队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