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的深秋,阴雨连绵,仿佛天空也在为这场不公的指控而哭泣。苏映真站在租住公寓的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手中紧握着刚刚收到的正式通知——瑞士当局决定延长调查期,这意味着她的离境禁令将继续维持。
两个月前,她还是备受尊敬的客座教授,如今却成了“敏感技术调查”的对象。这种身份的巨变让她倍感压力,但更多的是不甘和愤怒。
视频通话连接成功,星宇的面容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北京的凌晨。两人隔着七小时时差,却同样彻夜难眠。
“他们找到了新的‘证据’。”映真努力保持声音平稳,“声称文化桥的算法可能被用于‘情感影响力操纵’。”
星宇眉头紧锁:“这完全是莫须有的指控!我们的算法设计初衷就是增强理解,而不是操纵。”
“但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质疑都足以延长调查。”映真叹了口气,“最糟糕的是,ETH迫于压力,正式终止了合作。”
星宇沉默片刻,眼中闪过决断:“是时候采取更强硬的应对了。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
他向映真展示了团队准备的反击计划——包括全面开源算法、邀请国际第三方审计、甚至准备对某些媒体和机构提起诽谤诉讼。
“但这需要巨额资金和资源...”映真担忧地说。
“Kyle和其他投资方已经表态支持。”星宇露出疲惫但坚定的微笑,“更重要的是,用户用行动支持我们——文化桥的日活用户数在风波中反而增长了35%。”
这个消息让映真眼中重新燃起希望。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起。映真警惕地看向门口,这个时间点 unexpected 的访客令她不安。
视频那头的星宇也紧张起来:“谁在这个时候来访?小心些。”
映真小心地走到门前,通过猫眼看到一位身着正式西装的中年男士,手中拿着公文包,神情严肃却不带敌意。
“苏映真博士吗?”男士用德语口音的英语问道,“我是国际科技伦理委员会的沃纳·施密特。能占用您几分钟时间吗?”
映真犹豫片刻,还是打开了门。施密特出示了证件,确实来自那个着名的独立科技伦理组织。
“委员会一直在关注您的案件。”施密特直入主题,“我们认为这可能涉及科技竞争的不当手段,而非真正的伦理问题。我们愿意提供独立评估报告。”
这个突如其来的支持让映真既惊喜又警惕:“为什么选择介入?”
“因为维护科技伦理的纯洁性是我们的使命。”施密特郑重地说,“如果允许商业竞争伪装成伦理关切,整个科技伦理领域都将受到损害。”
视频那头的星宇立即通过耳机建议:“请他来参与我们的开源审计计划!国际委员会的背书将极具说服力。”
映真立即邀请施密特团队加入第三方审计。令人惊喜的是,他不仅爽快答应,还表示可以联络其他国际组织共同参与。
结束会面后,映真难掩激动:“这可能是转折点,星宇!”
星宇在屏幕那头微笑:“看,黑暗中总会有光。重要的是坚持下去。”
然而,就在情况似乎好转时,新的打击接踵而至。边疆基地,陆远航的康复训练遭遇挫折——肩部伤势比预期复杂,医生坦言即使最佳恢复,也可能无法承受高强度军事任务。
视频通话中,陆远航努力保持乐观,但沈玥能看出他眼中的失落:“或许这就是命运给我的转向信号。只是没想到转得这么突然。”
沈玥握紧他的手:“无论转向哪里,我都会在你身边。记得吗?我们说过要一起建造连接不同道路的桥梁。”
这句话点醒了陆远航。当晚,他彻夜未眠,起草了一份关于“军事科技与人文关怀融合创新”的方案,结合自己在边疆的实践经验和对心桥网络的理解。
令人惊喜的是,这份方案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甚至引起了军方高层的注意。一周后,陆远航被邀请参加一个特别研讨会,讨论军事科技中的人文因素。
与此同时,在北京,星宇面临着另一个挑战。文化桥平台虽然用户增长,但国际扩张计划几乎停滞,多个合作方持观望态度。
更棘手的是,某国际科技巨头提出了收购要约,条件优厚但要求完全控制技术方向。董事会内部出现分歧,部分成员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出售可能是务实选择。
深夜,星宇独自在办公室思考这个艰难抉择。出售可以立即解决所有压力,但意味着放弃独立性和理想;坚持则面临不确定的前路和巨大风险。
他不知不觉走到了公司展示厅,那里挂着父母早年创业时的照片。照片中的林溪和沈砚舟年轻而坚定,背后的标语格外醒目:“科技之光,终将照亮人心”。
这一刻,星宇明白了自己的答案。他接通了与所有投资方的视频会议,包括远在硅谷的Kyle。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