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那带着探究与凝重的问话,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令一一的心湖中荡开圈圈涟漪。
刚才那是什么?
她也不知道!
她只知道在元元焦急的尖叫和那颗莫名其妙“变”出来的青色碎片影响下,楚云那完美无缺的剑势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破绽,而她抓住了它,成功近身。
但接下来呢?
近身之后又能如何?
她灵力耗尽,肩头受创,难道用牙咬吗?
然而,就在这念头闪过的瞬间,异变再次发生!
那块完成了“使命”、本该能量耗尽彻底消散的【残缺道韵碎片】,在彻底湮灭的前一刹那,其最核心的那一点微弱到极致的本源灵光,竟被元元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强行引导着,跨越空间,无声无息地没入了令一一的眉心识海之中!
这个过程隐秘至极,莫说台下观众,就连近在咫尺的楚云也毫无所觉。
那一点灵光太微弱了,微弱到如同风中残烛,仿佛下一秒就会熄灭。
但就是这一点微弱灵光的注入,让令一一浑身猛地一颤!
并非力量上的补充,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
她此刻正处于极限压力之下,精神高度集中,神识感知被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敏锐程度。
这缕外来“风”之本源碎片的融入,就像在一池剧烈激荡的湖水中,滴入了一滴拥有奇异魔力的墨水。
刹那间,令一一的识海中仿佛刮起了一阵微风。
这风很轻,很柔,却带着一种亘古、自由、无拘无束的韵味。
她仿佛看到了无尽虚空中的一缕气流是如何诞生,如何穿梭于星尘之间,如何轻柔地抚过山岗,又如何狂暴地撕裂大海……风的形态千变万化,但其核心的“意”,却是那般清晰而纯粹。
与此同时,风辞师兄在那一个月特训中,所有关于“风”的零散教导、那些她当时似懂非懂的剑理和身法要点,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串联起来,在这缕外来“风之感悟”的催化下,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在她心中呈现、融会贯通!
“风,无常形,无定势……”
“可柔可刚,润物无声,亦可无孔不入,裂石穿金……”
“意在先,剑在后……观其意,察其势……”
“惊鸿初现时,最为璀璨,亦最易判断轨迹……”
“你的《踏浪步》,缺的不是速度,是‘变向’的灵犀一动,是如风般的无滞涩……”
这些话语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化作了鲜活的感悟,与她识海中那缕微风共鸣着!
一种福至心灵的明悟涌上心头!
她之前躲避楚云的剑,完全是凭借《踏浪步》的速度和预判死扛,如同逆水行舟,艰难无比。
但风……需要硬扛吗?
风遇到山岳,会绕行;遇到缝隙,会钻入;遇到阻碍,会借力攀升!
它从不正面硬撼,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楚云的剑快如惊鸿,凌厉无匹,但其剑势流转之间,难道就真的密不透风吗?
再绵密的剑网,也有气流运动的间隙!再快的剑,其本身挥动时,也会带动气流,产生风的轨迹!
她不需要比剑快,她只需要比……剑风更快半拍!或者,融入那剑风之中?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她猛地抬头,看向楚云。
此刻的楚云,正因为她的突然近身和那未知的干扰而心神微澜,虽然瞬间就重新调整好了状态,剑意再次凝聚,但那完美无缺、心剑合一的状态,终究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裂隙。
就是现在!
令一一甚至没有思考,完全是凭借着那股突如其来的感悟和本能,身体做出了反应!
她没有试图攻击,也没有向后躲闪——那都会立刻引来雷霆般的反击。
她只是顺着自己前冲摔倒的势头,身体如同失去了所有骨头一般,贴着冰冷的地面,以一种无比诡异、完全不符合人体力学、却宛若清风流淌般的轨迹,轻柔地“滑”了出去。
恰到好处地,避开了楚云下意识横扫而来、封堵她所有起身路线的剑锋!
那剑锋几乎是贴着她的后背掠过,斩落了几缕发丝,却未能伤她分毫!
楚云眼中讶色更浓!
这一次,他看得分明!
对方的身法,在刹那间似乎发生了某种本质的变化!
不再是单纯的快和巧,而是多了一种……难以捕捉的“意”!
仿佛她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缕风!
一缕能够预判他剑势气流、并随之舞动的风!
令一一心中一片清明,所有外界的喧哗、自身的疼痛仿佛都已远去。
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那种玄而又玄的“随风而动”的状态中。
楚云的剑再次袭来,更快,更疾,带着一丝被屡次“意外”挑动的好胜心!
惊鸿剑光如同骤雨般洒落!
然而,令一一的身形却在那密集的剑光中,如同鬼魅般摇曳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