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兄,建奴来了。沈阳、辽阳周边都有敌人出现,双方各有伤亡,八旗兵丢下几具尸体也撤退了。”邱同跑着进屋,大声喊道。
陆羽喃喃自语,该来的还是来了。
“走,我们出去看一看。”他拉着邱同来到城中茶楼。这里消息灵通,说不定能有些有用的。
临近除夕,大街上略显冷清。路上马车络绎不绝,百姓们行色匆匆,似乎都很忙。
天冷茶楼中,还有不少人。贩夫走卒,行商的,普通军户等聚在一堂喝茶聊天、听曲,也算是放松消遣。
四人找了个位置坐下,环视一周,正经听曲的人没几个,都在窃窃私语。小二倒上茶水便准备离开,被邱同拉住。书生装扮惹得小二有些怀疑,这年头还有读书人愿意来辽阳凑合,难道是个当官的,下来微服私访?
不敢怠慢,慌忙止住身形,轻声问道:“客官有什么事情吗?”
“我看这里人不少,好像都心不在焉,你家戏曲该换人了。”
“哦…,不是戏曲不行,是大家心不在上面。看那桌,茶水我也才上不久,信不信,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人就会走?”
店小二指着不远处一个角落,三四个人坐在一起。不知在说什么,但神情很严肃。果然没过多久,就起身匆匆离开,甚至茶水都没喝几口。
“这种情况都好几天了。唉,看样子又要走一大波人,留下的都是些没去处的。往后茶馆生意也要凉。”
看着小二忙碌的身影,陆羽喝了口茶——苦涩。虚假的繁荣,如同那纸老虎,一碰就碎,饿狼只会更加疯狂,大快朵颐。
“那些马车和人十有八九是出城的,这些人或许也是来此打探消息的。”他举着杯子,神情落寞,茶水真难喝,茶叶不知是叶子还是梗。
“走吧姐夫,城里百姓,对自己人没有信心,都在跑路。我们还是回去尽早打算。”
沉思中的邱同,点点头,起身丢下几文钱便出了茶楼。寒风飕飕,裹紧衣服,准备回去,后面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
“几位是准备离开都司吗?在下北直隶人,近期正好准备走,如果方便可以一起,有个照应。”
“你怎么知道我们要走?”邱同有些好奇。
“二位都是书生打扮,如今八旗兵要来,自然是要赶紧走。”
“呵呵,不好意思,在下几人,就是奔着那些建奴来的。”说完陆羽领着几人,走进寒风中,消失在街上。
“难得书生还有此血性,国朝有望。你们去查下,看看是哪家儿郎。”老者看着俊气少年,满是欢喜,轻声吩咐身后之人。
房间中,陆羽召集军户们。
“诸位,八旗兵来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
“好!展示我们实力的时候到了,这辽东也是我们的祖籍,不能便宜了那帮建奴,这是我们的家园。”
“对,俺老家就在辽阳。”
“俺祖上是清河的,我要报仇。”
“俺娘是金州的。”
“好!都是真男人!现在开始行军令,一切就严。”
队伍共四十二人,算上秦石和唐三及赵雷四十五人。唐三带两人跟着顾郎中和邱同,负责保护和运送伤员。
其余四十人,分成四个小队。
整好队伍,收拾东西,陆羽带着众人,也加入出城队伍,出了城直奔沙岭墩。那里是大哥陆铭的驻地,能搞到火药等东西,更能加入队伍上战场。
萨尔浒,努尔哈赤正在检阅,八旗精锐尽出,声势浩大,有不可阻挡之势。一声令下,万马齐出,朝着沈阳出发。加上步兵及辎重和牛羊,队伍连绵数里。
天启元年1621年2月,奉集堡有八旗兵攻城,虎皮驿和王大人屯陆续遭受八旗的攻击。
收到消息,辽东都司袁应泰,匆忙召集手下总兵等商议对策。
沈阳城,总兵贺世贤、副总兵尤世功正在安排守兵构筑工事。同时收缩兵力就,将周围几个驿堡的守军都集中到城中。收到命令,陆铭带着陆羽等人进入沈阳城。一进城邱同就发现不对,这里有不少鞑子的士兵。
二人相看几眼,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担忧。陆铭从总兵府回来后,一直闷闷不乐。他这个把总,走的是明朝勋贵的路子,在贺总兵那里不受信任,深怕分润功劳。
还好副总兵尤世功,旁边说了几句,都是大明将士,总比蒙古鞑子靠谱,这才安排了守城的任务。反而陆羽和邱同松了口气,功劳是小事,能守住城池才是关键。
看着城中的物资,陆羽喜出望外,大小各一的火炮还有大量的火药,这才是陆羽最想要的东西。城外后金大军已经抵达,旗帜绵延数里,对沈阳城势在必得。几十个骑兵侦察城池四周,丢下几个尸体,匆匆退去。
几个小分队也被尤世功成功阻拦,一时陷入僵持。
陆羽此时可不管这边,他带着手下的军户们,正在赶制火药包。吸取之前的教训,这次的火药包,最里面是密实的颗粒火药,外围是城中的碎石、碎铁以及部分火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