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天气一天冷似一天。
大院里的冬储工作全面展开。
家家户户都在楼前空地上晾晒白菜、萝卜,准备腌制过冬的酸菜和咸菜。
食堂和仓库更是忙碌,成吨的白菜、土豆、粉条需要入库,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清甜气息。
孙志强比往常更加忙碌,
他负责协助仓库验收和搬运冬储菜。
这项工作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院外的送货车辆和人员。
侦察员鹞子,
化装成仓库临时工几乎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边,
暗中记录着他与每一个外来人员的接触细节。
一天下午,
一辆来自城东新合作蔬菜社的卡车送来最后一批秋土豆。
卸车时,孙志强格外热情,帮着司机老李,点数、搬筐,还递烟套近乎。
“李师傅,辛苦辛苦!今年你们社的土豆成色真不错!”
“还行还行,小孙同志你们大院要得多,我们肯定挑好的送!”
闲聊中,孙志强貌似无意地问:“李师傅,下次啥时候来?听说后面还有一批萝卜和晚白菜?”
“估摸着得下周三了吧?具体得看调度安排。”老李随口答道。
孙志强点点头,没再多问。
但鹞子敏锐地注意到,
在听到“下周三”这个时间点时,
孙志强的眼神几不可查地闪烁了一下,
手指在记录本上轻轻敲了敲。
当晚,孙志强的小屋里。
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听收音机,而是早早熄了灯。
但鹞子借助夜视望远镜,
透过窗帘缝隙,
看到他在黑暗中,
就着窗外微弱的路灯光,
在小本子上快速写着什么,写完后,将一页纸仔细地撕下,卷成极细的纸卷,塞进了一个…晒干的红辣椒里!
然后用细线将辣椒柄小心地重新绑好,混入了一串挂在窗边晾晒的干辣椒中!
这个藏匿情报的方式,
极其隐蔽且具有时代特色!
若非鹞子亲眼所见,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鹞子立刻将情况报告给陆铮。
陆铮冷笑:“果然要动了!下周三…他可能是想利用下次送菜的机会,把情报送出去!通知下去,严密监控那串辣椒!
下周三,所有进出大院的蔬菜车辆,
尤其是城东合作蔬菜社的,重点布控!
我们要人赃并获!”
周末,
沈棠去服务社买毛线,
想给陆铮织条围巾。
恰好遇到孙志强也在帮服务社卸货,
是一批新到的暖水瓶和搪瓷盆。
“沈顾问,您来买东西?”
孙志强笑着打招呼,额头上都是汗,
“这天儿可真冷了。”
“是啊,准备织点东西。”沈
棠微笑回应,目光扫过他搬运货物时沉稳有力的手臂和那双看起来略显粗糙、但几个指关节处却有异常老茧的手,很明显是长期握枪或特殊工具形成的。
“您可真贤惠。”
孙志强恭维道,状似随意地闲聊,
“听说研究院最近又出大成果了?真是厉害!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了!”
沈棠心中警铃微作,
面上却不露声色:“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了,小孙,你老家是哪儿的?听口音有点南方的味道?”
孙志强愣了一下,
随即笑道:“我老家…是江西的,革命老区!口音可能有点杂了,当兵走的地方多。”
沈棠点点头,没再追问。
但她几乎可以肯定,孙志强刚才那一瞬间的迟疑和快速回答,有些刻意。
江西老区?
他的口音里可没有半点赣语的味道,
反而带着一种经过训练的、略显生硬的普通话基础。
这次短暂的接触,
让沈棠更加确信陆铮的判断。
这个孙志强,问题很大。
她买完毛线,没有多停留,径直回家了。
星期三,
在紧张的氛围中如期而至。
这是一个阴冷的早晨,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要下雪。
大院似乎与往常一样,家属们赶着上班,战士们出操训练,食堂飘出早饭的香气。
但在这平静之下,无形的网已经悄然撒开。
大院各个出入口、仓库周围、乃至通往仓库的道路两侧,
都秘密布置了精干的侦察员和保卫干事。
他们化装成晨练的、扫地的、修路的,目光锐利地监视着一切。
陆铮坐镇保卫处值班室,
面前是内部电话和步话机,
随时接收报告和下达指令。
鹞子的位置最好,
他潜伏在仓库对面锅炉房的煤堆后面,
透过缝隙,死死盯住孙志强小屋窗外那串干辣椒和仓库大门的动静。
孙志强似乎毫无察觉。
他像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去食堂吃早饭,然后准时到仓库上班。
他甚至心情不错地哼着革命歌曲,和每一个遇到的同事打招呼。
上午九点左右,
一辆挂着“城东蔬菜合作社”牌子的解放卡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