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以上这些,都还只是开胃菜。
真正让东林党人招架不住、彻底垮台的,是天启帝和程光阳接下来的操作。
由于上次大量东林言官,上疏弹劾熊廷弼,当时天启帝并未把这些奏疏留中,反而下发给内阁、都察院,以及六部,很多东林党人不知是计,纷纷抓住机会,给熊廷弼定罪。
天启帝在程光阳的建议下,顶着各方压力,将此事一直按下不提。
如今熊廷弼在广宁城打了胜仗,外界指责东林党卖国的舆论,也被成功带了起来,清算的时候终于到了。
“传朕中旨,让新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提督东厂太监沈荫、御马监掌印太监刘应坤,马上从锦衣卫、东厂、四卫营调拨兵马,把都察院、六部、六科、翰林院的所有衙门,全部围起来!”
“遵旨!!”
为了保证行动迅速,不给东林党人反应的机会,天启帝直接绕过内阁,不发驾帖,以中旨的形式,派遣大量厂卫人员和京营军士。
很快便将当日弹劾熊廷弼的所有言官,全部抓进诏狱严刑拷打,逼他们交代弹劾熊廷弼之事,究竟是受谁指使,有何企图。
这些被抓的东林言官中,不乏一些硬骨头,直到被活活打死也没有出卖背后的恩主,但大部分人还是受不了肉体折磨,很快便把六部九卿中其他东林党人的名字供了出来。
这些供出来的名字,很快被东厂和锦衣卫的番子整理成册,上交给天启帝。
“诸位同志,皇上那边已经开始行动,接下来该轮到我们了!所有人,一切照计划进行!”
“是!!”
眼看天启帝已经出手,程光阳也不再犹豫,立刻趁此机会,发动兴明社所属的全部言官,接连上疏,以“构陷功臣”、“党同伐异”的罪名,弹劾那些当初给熊廷弼议罪的东林大臣。
包括当朝的吏部尚书张问达、都察院左都御使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张鹤鸣、工部尚书钟羽正、户部右侍郎李宗延、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刑部右侍郎高攀龙、太仆寺卿王之寀……
全都在弹劾名单之中。
这些东林党人,可谓是占满了大明朝堂,以前程光阳还曾忧虑,如果这帮人突然之间全都走了,那谁来替天启帝管理国家,毕竟兴明社人手不够。
不过自从齐党和楚党加入兴明社后,现在他已经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齐、楚两党里,有资格有能力掌管都察院和六部的人物,比比皆是,只要东林党人一走,自己这边马上就能接管朝政。
啧啧,不容易啊……
从万历四十四年中状元,到现在六七年的时间过去,自己终于要熬出头了。
想到这些,程光阳忍不住心潮澎湃。
…
天启帝和程光阳的这次行动,不但谋划已久,而且来得非常突然,在京的一众东林党人,根本就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当他们一觉睡醒,发现自己已经受千夫所指,深陷舆论漩涡,坐实了奸党和卖国贼的身份后。
这帮平日里总喜欢道德绑架他人的所谓清流,心中顿时惶恐不安、如丧考妣。
原本他们还打算聚在一起,商议对策,然而天启帝和程光阳,并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天启帝在审讯完东林言官,得到了这帮人的口供后,立刻派人按照口供中的名字,依次捉拿涉事官员。
再加上兴明社这边集体弹劾,很快越来越多的东林党人,开始被牵涉其中,纷纷落马。
到了当年的五月,短短一个月时间,东林党在朝堂中的势力,便被连根拔起。
南北两京,涉案的东林官员,多达上千,其中有三百多人被捕入狱,经过厂卫审讯,天启帝点头许可后,一半的人被流放到边境充军,另一半人则被削职为民,限期离任。
此外还有四五百人,被天启帝贬官数级,赶出京城,扔到偏远之地任职,几乎和流放没什么区别。
这几场大案办下来,无疑给东林党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当然,还是有几条漏网之鱼。
比如内阁的几位阁臣,叶向高、刘一燝、韩爌,以及刑部右侍郎邹元标、兵部左侍郎孙承宗。
这几人都是东林党中的保守派,因为先前给熊廷弼论罪的时候,他们并未参与,所以没有被过多牵涉。
不过程光阳也不打算放过他们,先后派出许多言官弹劾,说他们虽未参与弹劾熊廷弼之事,却与其他涉案人员多有勾结。
尤其是内阁首辅叶向高。
对方纵容下属污蔑国家功臣,犯有失察和失职之罪,不应再留任于内阁,应该马上致仕归乡。
天启帝深以为然,特地派人将弹劾叶向高的十几封奏疏,拿到文渊阁内,让叶向高本人亲自过目——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对方识趣点,自己主动辞职。
“叶阁老,这些东西是陛下让我们转交给你老的,陛下说了,阁老是体面人,应该知道怎么做。”
“臣,多谢圣恩……”
事到如今,东林党已经完全散架,所有成员,不是被流放就是被贬官,叶向高心灰意冷,哪里还有继续留任的念头。
接到弹劾奏疏的当日,便立刻上疏请辞。
天启帝在程光阳的求情下,没有为难这位三朝老臣,不但同意让对方离任,还给他赐了一百两银子,作为路费。
算是给足他面子了。
叶向高走后,剩下的刘一燝、韩爌、邹元标等人,心中顿时惴惴不安,也纷纷跟着上疏辞职。
天启帝没有挽留,全部准许。
至此,朝堂上的东林党基本被一扫而空——除了兵部左侍郎孙承宗。
孙承宗虽然也是东林党人,但他秉性刚强、能力出众,担任兵部侍郎的一年多来,做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上次若不是他在京城统筹规划,按时按量给前线调拨粮草物资,熊廷弼后来能不能守住广宁城都不好说。
正因如此,程光阳于是不断劝说天启帝,希望天启帝能让孙承宗留下来,继续留在兵部任职。
“陛下,孙承宗和其他只会夸夸其谈的邪党不同,此人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陛下如果让他走了,对我大明而言,绝对是天大的损失!”
喜欢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