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贝勒,你先走,我断后!”
眼看后方明军追击,鳌拜当机立断,立刻让豪格带领主力逃命,自己则与麾下五百铁骑,留下垫后。
“不要着急动手,听我号令,等明军到达三十步内再放箭!”
对于鳌拜而言,此刻众寡悬殊,形势危急,换作常人,只怕早已乱了分寸。
然而鳌拜却丝毫不惧。
一面翻身下马,观察明军的动向,一面命令身旁五百骑兵,解下腰间弓箭,准备等明军靠近之后,再行射杀。
此时留下的五百多名八旗骑兵,原本大多数人,内心都有些忐忑不安。
不过在看到鳌拜如此从容不迫后,他们顿时大受感染,心中不再害怕,纷纷按照对方的命令,开始张弓搭箭,对准迎面追来的明军。
“放!!”
随着鳌拜一声令下,五百八旗士兵,迅速开始射击。
八旗士兵使用的步弓,乃是赫赫有名的清弓,历来以力道厚重冠绝一时,使用的箭矢,又大多是锐利无比的破甲箭,再加上他们常年渔猎,无论射术还是射速,全都远超常人。
而明军这边只顾冲杀,完全想不到敌人,居然还敢停下来反击。于是冲在最前方的上百名明军骑兵,猝不及防下,很快便纷纷中箭倒地。
不少明军士兵,纵然头戴铁胄、身穿布面铁甲,总体防护力并不弱,却仍旧被清军的箭矢穿透甲胄,射中要害,倏忽立毙。
“快撤!快撤!!”
眼看中箭而死的,大都是自己麾下的游营骑兵,甚至还有不少家丁,负责追击的副将吴襄,心疼得简直要滴血,不待总兵祁秉忠交代,便擅自撤军。
其实此时的明军,倘若能顶住压力继续追击,就凭鳌拜五百多人,根本就抵挡不住。
可惜如此关键的时候,吴襄偏偏怯战了。
眼看明军撤退,远处的鳌拜也不敢过多停留,立刻翻身上马,领着身畔的五百名骑兵,迅速突围。
至此,明军设伏企图全歼后金豪格等人的计划,并没有能完全达成目标。
…
明军虽未完成歼灭敌军的目标,好在逃出生天的豪格等人,此时也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小贝勒,不好了,鞍山城下,出现大批明军,看样子有好几千人……咱们,咱们恐怕回不去了。”
在鳌拜五百人的掩护下,豪格率领九百多名骑兵,成功突围,他本打算返回鞍山城,谁知行至半路,几名轻骑忽然来报,说鞍山城已经被明军包围了。
“什么,鞍山被包围了……”
豪格闻言,霎时间脸色煞白,差点没从马背栽倒。
原来,先前豪格、鳌拜一行人,刚离开鞍山城没多久,由明军家丁组成的三千多名骑兵精锐,便在一些熟悉当地地形的辽东籍士兵的带领下,从另一个方向,悄悄绕行至鞍山城下,对鞍山城发起猛攻。
不过有一说一,明军在鞍山的这场攻城战,其实进行得并不顺利。
由于绕后攻城的三千明军,几乎清一色都是骑兵,基本无法携带什么重型的攻城器械,而守城的八旗牛录章京遏必隆,虽说手头只有八百兵马,抵抗意志却非常坚决。
于是三千明军在鞍山城下,从正午围攻到傍晚,仍旧没有任何破城的机会。
此时此刻,倘若豪格带着剩余的九百人,及时赶回,那么分散在鞍山城四面的明军,必然无法快速聚集起来,与其展开对抗。
届时不说明军被各个击破,起码豪格想突入城中,与遏必隆合兵防守,还是有机会的。
奈何豪格刚刚才遭遇伏击,好不容易侥幸逃生,听闻鞍山城四面被围,围城明军的兵力,还是自己的两三倍,顿时吓得屁滚尿流,直接扔下鞍山不顾,带着九百残兵,往辽阳所在的方向逃跑了。
豪格这一走,后续赶来的鳌拜,就凭五百人,自然不敢去救鞍山,只能也跟着一起逃往辽阳。
可怜遏必隆,只凭手头的八百士兵,如何守得住偌大一座鞍山城。
随着明军后方的主力部队,携带各种攻城器械陆续赶到,鞍山城很快便在当天被攻克。
城内的八百后金八旗兵,将近五百人被斩杀,剩下三百人被活捉。遏必隆见大势已去,试图拔刀自戮,未能成功,旋即做了明军俘虏。
…
鞍山城。
明军主帅赵率教,带着麾下一众将领,以及数万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进驻城内。
望着城门口跪成一片,被扒光衣裳,用麻绳绑成粽子的八旗军俘虏,赵率教语气淡淡地嘱咐左右将领道:
“这些鞑子不要杀,派人押送到广宁城,交给熊经略,让熊经略送往京城,交给皇上和司徒公处置。”
明军这几年与后金交战,无论是俘虏敌军,还是斩首敌军的数量,说起来都少得可怜,也就上回广宁之战,算是斩获了几千首级,还有毛文龙收复镇江堡和凤凰城时,活捉了几十人。
像如今这般,连破敌军十几座城池,不但斩杀了上千颗女真人脑袋,还活捉了三百俘虏,算得上是绝无仅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