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愚就是那位写《酌中志》的太监,此人历史上曾在司礼监任职,被视为魏忠贤同党,魏忠贤倒台后,被崇祯帝长期关押在凤阳,最后不知所踪。
不过在这个时空,对方却并非阉党的一份子,而是阴差阳错被分配到了尚宝监。
刘若愚虽是一个太监,但入宫前也曾读过几年书,心里对大是大非之事,比一般的太监更加看重。
听罢高永寿的话,刘若愚没有任何迟疑,立刻亲自替对方取来装有三方玉玺的印盒,随后转头对尚宝监的其他小太监道:
“司礼监的人若是问起,你们就说没有人来过,谁若是敢乱嚼舌根,休怪咱家对他不客气。”
“是,是……”
小太监们闻言,哪里敢多说什么。
高永寿接过印盒,检查了一遍里面的玉玺,满脸感激地望着刘若愚道:
“刘公公,你今日的功劳,我一定转告陛下。”
刘若愚叹了口气道:“帝躬不豫,国家多事。咱家这么做,也是希望大明的江山社稷,不要出什么乱子。”
高永寿点了点头,不再犹豫,当即离开了尚宝监。
为了不引起怀疑,他没有立刻返回乾清宫,而是顺道去了一趟太医院,请了几名太医,随自己一道返回。
“太好了,永寿,你果然对朕忠心耿耿。”
乾清宫内殿御榻,天启帝在皇后张嫣的搀扶下,艰难地直起身子,望着面前的三方玉玺,原本沉郁的心情,总算稍觉欣慰。
深深吸了口气,天启帝命人取来文房四宝,想要亲自动笔书写圣旨,可惜才写了几个字,就没有力气了。
无奈之下,只得转头对皇后道:
“梓童,朕口述几道旨意,你替朕代笔……”
“是。”
看着自己身为皇帝的丈夫,已经虚弱到如此地步,张嫣预感到对方可能真的时日无多了,顿时鼻头一酸,泪如雨下。
旁边的范贵妃,以及其他几名太监,同样感到心酸不已,纷纷小声啜泣起来。
张嫣作为国子监生之女,知书达礼、精通文墨。在天启帝的口授下,很快她便写好了三道圣旨,让人盖上了对应的印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践祚,缵承大统。功渺德薄,常怀履冰之惧;业艰任重,每存御宇之忧。幸赖忠良戮力,将士同心,辽东旧疆克复,庶几无负祖宗遗烈……”
“然天命靡常,寿元有数。迩来沉疴日笃,恐将不豫。维念社稷之托不可虚悬,继嗣之统必期永固。今有皇子养于宫外,皇后孕在椒房。若皇后果诞元良,即承大统;倘非麟趾,则以宫外皇子入祧。着礼部具仪,群臣辅弼,昭告天地宗庙。钦此。”
望着皇后起草完毕的圣旨,天启帝口中低声念了几遍,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范贵妃却是脸色微变。
现在这种情况,皇帝眼看着是好不起来了,而皇后怀孕也有好几个月,最多再过五六个月就会生产。
天启帝这封圣旨的意思,倘若皇后将来生的是儿子,那么皇帝之位就由对方的儿子来继承,如果不是,才能轮得到范贵妃自己的儿子。
“不行,一定要找机会说服兴明社的程太师,让他支持本宫的皇儿继位。”
范贵妃心中暗暗计较。
…
天启帝的圣旨,总共写了三封。
一封写给群臣,主要内容是自己驾崩之后的立储安排;一封写给成国公朱纯臣,命对方马上发动京营士兵,解除皇城包围;最后一封则是写给师傅程光阳的,希望他能尽心辅佐自己的儿子。
三封圣旨虽然写好,可是该怎么送到宫外,却又成了问题。
没办法,最后负责传递圣旨的高永寿,只能再度找到尚宝监的刘若愚,请求对方帮忙。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刘若愚明知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最后还是答应了高永寿的要求,私下将皇帝的三封秘旨,带到了宫外。
好在一切顺利,三封圣旨,最终全都送达成国公朱纯臣手中。
“啧……刘应坤、高起潜这群废物,都把乾清宫围起来了,也不直接逼宫。是了,他们以为皇上没有后嗣,想着一旦皇上驾崩,就能名正言顺地拥立信王继位,啧啧,真是一群蠢货!”
成国公府。
读罢圣旨内容,朱纯臣仔细分析内外局势,判断此番逼宫一事,信王等人必然失败,心中越发坚定了要与兴明社合作的念头。
一念至此,朱纯臣第一时间派兵前往客印月府邸,强行带走了刚出世几个月的小皇子朱慈焴。
接着开始主动派人与信王朱由检,刘应坤、高起潜,以及杨涟、左光斗等人接触,假意与众人虚与委蛇,以骗取信任。
信王朱由检、刘应坤、高起潜、杨涟,左光斗等人,起兵控制皇宫已经好几天了,正愁掌握京城最高武力的朱纯臣迟迟未曾表态。
如今得知对方愿意支持自己,自然喜不自胜,立刻接受了朱纯臣的投效。
信王潜邸内,支持朱由检的一众内外权贵,聚在一起商讨接下来的布置。
左光斗第一个开口,劝说朱由检道:
“殿下,现在皇宫已经被我等控制了,咱们应该以皇上的名义,下一道圣旨,立刻拘捕泉州的程光阳,以及京城内外的所有兴明社成员!”
“这,这不好吧,皇兄尚在人世,这岂不是让小王假传圣旨吗?”朱由检迟疑道。
上一次调兵包围皇宫,刘应坤和高起潜就已经假传过一次圣旨,只不过事先他们并没有和朱由检商议。
两人自然不介意再假传一次圣旨,听罢左光斗的话,当即颔首赞成道:
“殿下将来继承大统,注定要彻底铲除掉兴明社,否则殿下让我等这些支持殿下的人,如何自处?”
杨涟也劝说道:“以前陛下总是护着兴明社,我等想动手也没有机会,如今正是彻底铲除兴明社的最佳时机,殿下切不可再优柔寡断!”
朱由检闻听此言,不由得怔了怔。
想到自己的皇兄天启帝,因为迟迟不肯制裁兴明社,最后居然莫名落水,心中不由得一阵后怕。
沉默了不知多久,他只好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众人的提议,接着问道:
“具体应该由谁来负责抓人呢?”
喜欢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