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瀚海势力开始蠢蠢欲动。
大义公主果然再次派人混进了大乾的都城盛京。
不过,这一次,她变得聪明了,不再派出死士,而是普通身份,重归故地的汉人。
他们大多都以商人、歌女、舞姬的身份混进盛京。
商人与各高门世家谈合作,伺机套取大乾的重点情报信息。
歌女、舞姬则利用盛京的各大青楼建设情报站,专门勾引大乾的官员和世家公子。
她们最常见的手段便是想方设法嫁入高官府中当妾室。
而且,她们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接近目标,然后登堂入室,窃取情报。
若不是细作潜入暗中窃取边防情报,瀚海大军也不会成功突破乾军的防线,即将要兵临城下了。
朝堂之上,楚熠明和裴轩等人认为盛京离瀚海还是太近了,不如趁此机会迁都,避开瀚海的锋芒。
楚渊也认为此时的瀚海虽然内部斗争不断,可人家照样是兵强马壮啊。
反观大乾,天下初定,老百姓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呢。
论兵力,不足人家的十分之一;论军备,战马、装备物资等都不足抗衡瀚海;论经济实力,大乾国库空虚,百姓急需休养生息。
可当迁都的提议一出,朝堂之上又开始了新的一轮争论。
以裴轩为首的官员坚持迁都,而以萧逸为首的官员坚持不迁都。
裴轩慷慨激昂的说道:“迁都是利大于弊!”
“如今天下初定,正是与民休息的时候!”
“我们的兵力、军备、经济等全方位都不足以抗衡瀚海!”
“这个时候选择迁都暂避锋芒,是为了长久大计考虑的!”
郑耀宗:“不错,你们扪心自问!”
“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和战力对抗瀚海吗?”
“瀚海大军说集结就能集结,说南下就南下!”
“而且,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兵临城下!”
“我们拿什么来挡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道:“是啊,瀚海人太可怕了!”
“随随便便就可以集结几十万大军!”
“而且,他们的战马比我们的还要多上十倍百倍!”
萧逸严肃的问道:“诸位既然认为迁都是好事!”
“那么,我请问!”
“你们打算如何迁都呢?”
“是全部的臣民一起迁,还是分批迁?”
裴轩立即说道:“当然是分批迁了!”
萧逸:“那应该怎么分批迁?”
裴轩:“当然是皇室、贵戚、机要大臣先迁过去!”
“然后是各个世家大族、庶族、寒门家族等”
“最后才是底层的那些农民、商人等!”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那若是大家迁走之时,瀚海大军攻打过来,那该如何?”
裴轩继续说道:“我们可以留下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负责垫后!”
“如此便可保迁都无忧了!”
楚熠明连忙跟着附和道:“不错,只要留下一支军队负责挡住瀚海大军的攻击!”
“我们就可以顺利迁都!”
“底层百姓也不会有什么伤亡!”
楚渊不禁赞许道:“好啊!”
“迁都成功以后,我们大乾就可以拥有更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了!”
萧逸质疑道:“既然我们拥有这支骁勇善战的军队,我们为何还要迁都呢?”
楚渊不悦的说道:“萧爱卿,迁都是为了长远之策!”
“而不仅仅为了躲避一次两次的来犯之敌!”
萧逸接着问道:“那他们抵御了瀚海的兵锋过后呢?”
“陛下又该如何安置他们?”
这可把楚渊问倒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想过这支大军的后路。
这支军队要么成功击退敌军,要么被敌军消灭。
而大乾迁都后,就会重新部署新的防线。
这也就意味着,西北一带势必会成为新的缓冲地。
楚渊:“他们挡住敌人过后,自然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到新都城!”
萧逸继续问道:“迁都过后,瀚海大军势必长驱直入!”
“西北部靠近边境的百姓也会遭受到敌人的驱赶和屠戮!”
“此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呢?”
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面前,大臣们也开始摇摆不定了。
正当众人僵持不下时,楚熠辰身穿铠甲上殿了。
“父皇,儿臣以为,不可迁都!”
众人看到秦王披甲上殿,瞬间来了精神。
楚渊:“秦王来了!”
“你这是?”
楚渊指了指他身上穿的铠甲。
楚熠辰:“父皇,儿臣听说瀚海大军来犯!”
“这才披甲上殿,以随时奔赴战场!”
楚渊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可你也知道!”
“以我们大乾目前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抵抗瀚海啊!”
楚熠辰环顾了四周的大臣们说道:“自古以来哪个王朝没有边患?”
“可我从未听说过,有边患就迁都的王朝!”
“怎么,难不成你们真想做这第一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