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政赶紧几步走到号军身旁,压低了声音。
“这次来补考的生员,人可都到齐了?”
本来号军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见到胡学政来了有些瑟瑟发抖。
生怕学政大人怪他坐在一旁休息,没有站起来盯着考场。
但是现在胡学政压低了声音跟他讲话。
身上那股官员的气场消失全无。
号军反而对胡学政没有那么害怕了。
于是号军也跟着压低了声音。
“禀学政,来补考的生员人都到齐了,就这几个人。”
号军不知道胡学政为何要问这个,他想了想立刻补充道:“门口的号官已经验明了这几个人的身份了。”
可千万别是这几个人里面有啥问题。
那可跟他没有关系嗷!
都是号官查的人,他不过是个盯场子的罢了。
号军说完之后,眼睁睁的看着胡学政从一脸迷茫,直接睁大了双眼。
立刻面带不可思议的神色扭头看向了考场中的一个地方。
号军下意识顺着胡学政的眼神看过去,
就看到了坐在最右边那个奋笔疾书的少年郎。
号军立刻大着胆子开口问道:“学政大人,可是那个年纪小的考生有什么问题?”
他顿时一撸袖子:“若是有问题,大人尽管告诉小人!”
他保证把此人拿下!
“没,没问题……”
胡学政像是元神出窍似的,随意摆了两下手。
然后脚步虚浮地走到了何明风身边。
难道是这个人?
怎么可能是这个人?
胡学政脑中一番天人交战,等看到了何明风的字迹。
终于尘埃落定了。
是他!
就是他!
胡学政深吸一口气。
不是,你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什么“十载青灯伴寂寥”啊???
搞得他当初以为这人是个寒窗苦读多年,壮志难酬的中年人……
还想着就给这个中年人一个机会……
结果==
竟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胡学政就定定地站在何明风身边,看起了何明风答卷。
这一看不要紧,胡学政面上的表情也越来越轻松。
甚至还带上了一丝微笑。
不错,不错。
这个少年郎写的东西真是不错。
看来在徐知府的带领下,庆州府读书的风气有所改观呐。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写的内容竟然如此老辣。
难怪当时他没有认出来这是个少年郎所作的卷子……
胡学政正高高兴兴地这么想着,转头又看了一眼那个年纪最大的中年人的卷子。
顿时两眼一黑。
他撤回刚刚表扬徐知府的那句话……
难怪这人四十多岁了还是个秀才!
不对,是个秀才已经很不错了!
这种水准,也不知道是怎么考过童生试的。
不行!
以后童生试的标准还是得再拔高一点……
不能让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进来才是……
胡学政心里暗自琢磨起来。
下次得召集各县知县,告诫他们县试的试题要加大难度。
还有后面府试、院试的试题。
都要慎重出题,确保能选出来真正的人才才行。
何明风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自己的试卷上,丝毫没有注意身旁一直站着一个人。
等到了中午用饭的时候,因为只有补考的零星几人。
加上这几个人赶到府城考场比较着急,有人都忘记带饭了。
胡学政也没计较太多,便命号军去府衙专门打了够这几个人吃的伙食过来。
分给了补考的生员们吃。
但是这些人哪里吃得下去。
本就是来补考的,能不能过还两说。
所以分给几个补考生员的饭食,几个人也就是略动了一两口。
没有人真的把东西吃完。
何明风也是。
主要是他习惯了一鼓作气,中途吃点碳水的话,总觉得脑子不清醒。
等到何明风全写完了,他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捏了捏右手手腕。
差不多就这样了。
通过这次科考应该问题不大。
何明风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等待交卷。
等到下午日落西山,终于,考场的号军起身,把五个补考生员的卷子收回去了。
五个人纷纷依次起身,正要准备走人。
没想到又被号军按回去了。
“诸位稍安勿躁。”
号军连声说道:“学政大人交代了,诸位在此先等候片刻。”
“学政大人就在隔壁屋里阅卷,最多半个时辰,诸位就能知道这次补考有没有过了。”
此话一出,五个人顿时神色各异。
有人激动,有人惊愕,还有人面色带着一丝害怕。
妈耶!
这可是直面学政大人的批改啊!
这谁能不紧张?
何明风也有些诧异。
估计是这次补考的人少,才会这么快就能出成绩。
于是何明风一撩衣袍,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从考篮里面把中午发给他的饭拿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