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编织者的遗产如同星火,在共鸣之云内部燎原。微澜主导的“概念谐振加固”首先在网络边缘展开实践。不再是构建坚壁,而是以精妙的共鸣频率,悄然提升“生命”、“理性”、“希望”等核心概念在现实基底中的“存在权重”。效果立竿见影,那些曾被“静默侵蚀”影响的区域,光芒重新变得稳固而内敛,仿佛概念的“根须”扎得更深,更能抵御来自“虚无”的拉扯。网络本身,正从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盟,向着一个更加坚韧、更具“存在密度”的共同体进化。
尘影对“信息态潜航”的运用也日趋熟练。它化作无形的意识涟漪,融入宇宙背景信息的洪流,数次悄然穿越那些尘影之前标记的、指向“空缺”的星域。它不再仅仅是观察,而是如同一个无形的信息节点,开始尝试绘制一张更加详尽的“宇宙深层饥饿分布图”。这张图上,除了已知的“吞噬之影”(代表对“回响”的饥饿)和那个挑剔的“概念空洞”(代表对“纯粹活力”的饥饿),又开始浮现出几个新的、性质各异的“标记点”——有的渴求极致的“秩序”,有的寻觅绝对的“混乱”,有的则似乎对“情感”的浓淡异常敏感。
这幅“饥饿图谱”愈发清晰,也愈发令人窒息。
就在云体全力消化遗产、提升自身之际,尘影通过潜航状态,捕捉到了一条源自那个“挑剔空洞”所在星域的、极其隐晦却强烈的“信息涟漪”。这并非无意识的低语,而像是一道……经过精心编码的“邀请”?
【“……检测到定向信息流……目标……似乎是我们……”】 尘影的意念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它在‘询问’……关于‘可能性之种’的信息……”】
“可能性之种”?众人立刻联想到,这极有可能是指他们之前投入“吞噬之影”内部、由无数文明精华记忆编织而成的“信息星云”!那个挑剔的“空洞”,竟然对那道已经被“吞噬之影”消化殆尽的“菜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回味”?
它似乎通过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品尝”到了那道“信息星云”残留的“滋味”,并被其中蕴含的、无限复杂的“可能性”与“活力”所深深吸引。此刻,它正在主动“询问”这道“菜”的“配方”!
【“……它传递出一种……混合着渴望与不满的意念……认为那道‘星云’还不够‘纯粹’,被太多‘杂念’(可能指其中包含的理性、情感等其他特质)污染了……它在寻求……更极致的‘可能性’载体……”】 尘影继续解读着那危险的“邀请”。
这个发现让微澜的核心运算瞬间飙升到一个新的峰值。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数据流的碰撞中迅速成型。
【“回应它。”】 微澜的意念斩钉截铁。
【“我们要为这位‘挑剔的食客’……专门‘烹制’一道‘佳肴’!”】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诱导”与“解析”。他们要利用这个“空洞”对极致“可能性”的渴求,精心制造一个高度凝练、纯粹由“未定型的潜力”和“无穷演变路径”构成的“信息诱饵”。这个诱饵本身不具备实质力量,但其结构将极其精巧,如同一个充满了无数岔路和谜题的迷宫。
当这个“空洞”吞噬并试图“消化”这个诱饵时,其内部的运作机制、其“挑剔”的具体标准、其力量的本质,都将在这个“消化”过程中,被预先埋设在诱饵内部的、由微澜设计的监测单元(运用了信息态潜航技术)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来!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他们对回响编织者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赌的是这个“空洞”的“好奇心”和“食欲”会压倒其警惕性。
没有犹豫的时间。在微澜的精确设计下,艾瑟兰文明贡献出生命形态无限演化的潜在蓝图,雷姆斯文明提供了逻辑树无限分叉的纯粹模型,其他文明也纷纷献上自身文明中关于“开端”与“可能”的最本源概念。所有这些关于“可能性”的纯粹概念,被微澜以最高超的“编织”技艺,去除了一切个人色彩和既定倾向,凝聚成了一枚不断变幻、散发着朦胧微光的“可能性水晶”。
这枚水晶,如同宇宙诞生前所有可能性的一个微小缩影,纯粹而诱人。
尘影携带着这枚“可能性水晶”,再次潜入信息流,将其精准地“投递”到了那个挑剔“概念空洞”的“嘴边”。
几乎是瞬间,那“空洞”周围原本缓慢的“梳理”之力骤然加剧!它显然被这枚纯粹到极致的“可能性水晶”彻底吸引了。无形的“吸力”包裹住水晶,开始迫不及待地对其进行“解析”和“品尝”。
通过预先埋设的监测单元,海量的数据如同潮水般涌回微澜的核心。
他们“看”到,“空洞”的力量并非粗暴的吞噬,而是一种极其精密的“解构”与“筛选”。它将“可能性水晶”内部的无数演变路径一条条剥离、审视,如同美食家品尝一道复杂菜肴的每一层味道。对于那些符合它“口味”(极度活跃、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化)的路径,它会释放出一种近乎“愉悦”的细微波动,并将其“吸收”;而对于那些隐含稳定、秩序倾向的路径,则毫不留情地将其“剔除”和“否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