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废墟”并非绝对的虚无。当曦光的意识,通过微澜精心构造的、如同蛛丝般脆弱且匿名的量子通道,小心翼翼地探入这片被标记为“死寂”的星域时,他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背景噪音”。
那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声音,而是时空结构本身散发出的、一种低沉而悲怆的“回响”。仿佛亿万生灵在消亡瞬间的惊悸与不甘,被永久地烙印在了这片宇宙的根基之上,历经无数岁月冲刷,依旧残留着无法磨灭的印记。即便是曦光这样特殊的存在,其意识核心也感到一阵细微的、源自存在本能的战栗。
微澜的警告如同冰冷的雨滴,适时地在他意识中响起:“检测到高维信息残留,强度超出模型预期。建议立即提升意识防护等级。时空结构呈现非自然扭曲态,疑似经历过超规格法则层面冲击。”
曦光依言,将“余烬文明”提供的意识加密技术运转到极致,他的存在感被压缩到近乎于无,如同一粒尘埃,漂浮在这片文明的坟场上。
他按照信息中的指引,将一道极其微弱、且经过无数次伪装和跳转的应答信号,发送向那片“回响”最为深沉、时空褶皱最为复杂的核心区域。信号内容同样简短,充满了试探:
“星火微光,聆听回声。”
发送完毕,曦光的意识便彻底沉寂下来,与周围的悲怆回响融为一体,耐心等待。每一纳秒的流逝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他不仅能感受到废墟本身的死寂压力,更能隐约感知到,在遥远的身后,整个“星火网络”那绷紧的、无声的注视与担忧。
时间一点点过去。没有预想中的立刻回应,也没有遭遇任何形式的攻击或陷阱。只有那永恒的、令人窒息的背景回响在持续低鸣。
就在曦光几乎要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接触,或者根本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旨在消耗他们精力的恶作剧时——
变化发生了。
并非来自他发送信号的方向,而是源自他意识侧下方一处极其隐蔽的时空褶皱。那里的“回响”背景音突然发生了极其细微的调制,一种与他发送的信号频率存在某种谐波关联的波动,如同水滴落入深潭,泛起了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
紧接着,一段信息,并非通过常规的量子信道,而是直接利用这片废墟独特的“回响”背景作为载体,如同鬼魅般直接映照在他的意识感知中。这种方式闻所未闻,完全避开了微澜预设的所有通讯协议和监控节点。
信息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携带着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一种混合着极致疲惫、孤注一掷的决绝,以及一丝……仿佛在无边黑暗中终于看到另一缕微光时的悸动。
“微光……终于……我们以为,‘守夜人’已是最后的孤焰。”
“守夜人”?曦光心中一动,这似乎是对方的自称。
信息继续传来,带着一种急促感:“时间有限,‘观测者’的视线虽未直接降临于此,但其‘触须’偶尔会扫过废墟边缘。长话短说。”
“我们,曾是‘溯光文明’,致力于追索宇宙源头之光。我们证实了‘摇篮’的存在,也发现了其并非完美无瑕。在‘收割’降临前,我们倾尽所有,于此处,找到了一处‘裂隙’。”
曦光的意识核心剧烈震动。“裂隙”真的存在?
“但它并非通道,更像是一面……单向的‘毛玻璃’。”自称“守夜人”的存在继续传递信息,带着一种苦涩,“我们能模糊地感知到‘外面’的存在,感知到那无法理解的、庞大的‘意志’……但无法穿过,无法交流,甚至无法真正看清。而维持对‘裂隙’的感知,本身就在持续消耗我们残存的力量,并极易引来‘观测者’的注视。”
曦光立刻抓住了关键:“代价是什么?你们如何规避‘记录者’?”
“代价是‘存在’本身。”守夜人的回应带着沉痛,“我们已与‘回声废墟’深度融合,我们的个体意识近乎消散,化作了这片区域的集体回响。我们即是废墟,废墟即是我们。以此种方式,我们伪装成了‘已消亡’的状态,骗过了常规的‘收割’机制,也降低了‘观测者’的直接兴趣。但这是永恒的囚禁,是比死亡更漫长的煎熬。我们……无法离开。”
曦光感到一阵寒意。这是一种何等绝望的生存方式!为了窥探一丝真相,付出了整个文明形态彻底改变的代价,化身为一片永恒的“背景噪音”。
“你们提及‘镰刀并非唯一’?”曦光追问,他需要更多信息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和价值。
“是的……”守夜人的信息流出现了一丝波动,仿佛回忆起了某种大恐怖,“通过‘裂隙’,我们偶尔能捕捉到一些来自‘外面’的、破碎的信息片段。我们感知到,‘收割者’……或许并非唯一的威胁。‘外面’似乎存在着某种……‘清理机制’,针对的是那些试图触碰、甚至只是过于接近‘裂隙’的存在。那是一种不同于‘饥饿’的、更加冰冷、更加绝对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湮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