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各位君王出征作战的季节,大卫派遣约押率领臣仆和以色列全军出战。他们击败亚扪人,围攻拉巴城。而大卫却留在耶路撒冷。
一天傍晚,大卫从床上起来,在王宫的屋顶上散步,看见一个正在沐浴的女子。这女子容貌极其美丽,大卫就派人去打听她是谁。得知她是伊利安的女儿、赫人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后,大卫派人去接她。她来到王宫,大卫就与她同寝。(那时她刚结束了月经期的洁净礼。)事后她返回家中。
不久,拔示巴发现自己怀孕了,就派人告诉大卫:“我怀了身孕。”
大卫于是传信给约押:“派赫人乌利亚来见我。”约押就派遣乌利亚去见大卫。乌利亚来到面前,大卫询问约押和军队的情况,以及战事的进展。然后对乌利亚说:“回家去,洗洗脚吧。”乌利亚离开王宫后,王还派人送了一份礼物给他。
但乌利亚没有回家,而是和王的臣仆一同睡在宫门口。有人告诉大卫乌利亚没有回家,大卫就问乌利亚:“你不是刚从远路回来吗?为什么不回家呢?”
乌利亚回答:“约柜、以色列和犹大军队都住在帐篷里,我主帅约押和王的将士都在野外扎营,我怎能回家吃喝、与妻子同寝呢?我敢在王面前起誓,我决不做这样的事!”
大卫就对乌利亚说:“今日再留一天,明天我就让你回去。”于是乌利亚那日留在耶路撒冷。第二天,大卫召他来一同吃喝,使他喝醉。但到了晚上,乌利亚仍然没有回家,而是和王的臣仆一同睡在营中。
次日早晨,大卫写了一封信,交给乌利亚带给约押。信中写道:“派乌利亚到战事最激烈的前线,然后你们撤退,让他孤军奋战,以致被杀阵亡。”
于是约押围城的时候,知道那里有强壮的守军,就把乌利亚派到那里。城里的敌人出来攻击约押,大卫的军兵中有几个倒毙的,赫人乌利亚也死了。
约押派人将战事全部经过向大卫报告,并吩咐使者:“你向王报告完战况后,王若发怒,问你:‘你们为什么靠近城墙作战呢?岂不知敌人会从城墙上射箭吗?从前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是谁杀死的?岂不是一个妇人从城墙上抛下磨石砸死他的吗?你们为什么靠近城墙呢?’若王这样问,你就说:‘王的仆人赫人乌利亚也死了。’”
使者起身,来到大卫面前,照约押所吩咐的奏告王。使者对大卫说:“敌人强过我们,出到郊野与我们交战,但我们将他们击退到城门口。这时城墙上的箭手射杀王的几个仆人,赫人乌利亚也死了。”
大卫对使者说:“你告诉约押:‘不要为这事难过,刀剑有时吞噬这人,有时吞噬那人。你只管加紧攻城,将城毁灭。’要用这话鼓励约押。”
乌利亚的妻子听说丈夫死了,就为他哀哭。守丧期过后,大卫派人将她接进宫里,她就作了大卫的妻子,给大卫生了一个儿子。但大卫所做的这事,令耶和华极为不悦。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警惕权力与闲暇带来的试探
大卫在本该率军出征的时节留在后方,在闲暇时陷入试探。这提醒我们:
- 权力需要制衡:地位越高的人越需要监督机制和 accountability(问责制度)
- 闲暇需善用:空余时间不当使用容易滋生邪念,应培养健康兴趣爱好
- 建立防护墙:领导者应主动设立界限,避免陷入道德危机
二、罪的渐进性与可怕后果
大卫的堕落呈现典型的罪性发展轨迹:
1. 目光放纵(看不该看的事物)
2. 打探详情(主动获取信息)
3. 采取行动(派人接拔示巴)
4. 掩盖罪证(召回乌利亚)
5. 设计欺骗(灌醉乌利亚)
6. 策划谋杀(写信给约押)
7. 心刚硬(听到死讯后的冷漠反应)
这揭示罪如何由小到大,最终导致人性沦丧的过程。
三、忠诚与背叛的鲜明对比
乌利亚的忠诚反衬大卫的背叛:
- 乌利亚虽为外邦赫人,却对以色列军和国家极度忠诚
- 大卫作为神膏立的君王,却背叛最忠诚的战士
- 真正的信仰不是看身份,而是看实际行动
四、上帝对一切罪行的鉴察
经文明言:“大卫所做的这事,令耶和华极为不悦。”这表明:
- 没有任何罪能隐藏不被上帝察觉
- 地位再高的人也要向上帝交账
- 上帝关注每个人的行为,必按公义审判
现实应用:
1. 职场中的道德坚守:不以“大家都这样”为借口妥协原则
2. 权力使用的反思:越是掌握资源越要谨慎使用,不为私欲服务
3. 日常生活中的警醒:注意小试探的防范,避免“只看一眼”的心态
4. 悔改与修复:当我们失败时,要学习大卫后来的悔改(诗篇51篇),而非继续硬心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无论地位多高、贡献多大,都需要持续警醒,保持心灵柔软,在道德上毫不妥协。每个人都当建立 accountability 系统,接受他人监督,避免陷入自我欺骗的光景。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圣经21世纪GQ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