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生短暂,唯盼新生
人的生命不过短短几天,
充满烦恼困苦。
像花朵绽放,转眼枯萎;
如掠影转瞬不见。
上帝啊,你岂会留意他们?
竟容他们站在你面前?
不洁之物怎能生出纯净?
绝无可能!
你定下各人寿命长短,
划定他生命的月份,
设下他无法逾越的期限。
求你转目不看他,由他去吧,
让他像雇工熬完时日。
树木尚存指望:
被砍伐后仍能重生,
嫩芽再度破土;
根须虽在土里衰老,
树干虽在土中枯朽,
一旦嗅到水气便复苏,
如新苗抽枝吐绿。
但人并非如此——死后入土,
气息一断便消逝无踪。
如湖水干涸、河床露底,
人躺下就再不起身;
纵使天地消亡,
长眠者仍不苏醒。
但愿你将我藏于坟墓,
等你怒息再将我遮掩!
愿你我约定葬期,
到时唤我复起!
人死岂能重生?
我愿在劳苦岁月中等待,
直至你赐我新生那日。
你必呼唤,我必应答;
你必眷恋手所造的生命。
那时你必数算我的脚步,
却不再记念我的过犯。
你将我的罪封入布袋,
全数赦免、涂抹干净。
山岳会崩毁,
岩石被挪移,
流水蚀穿坚石,
暴雨冲走泥土——
你同样摧毁人的盼望:
你彻底击垮他,他便逝去;
你改变他容貌,遣入坟墓。
子女尊荣,他无从知晓;
儿女蒙羞,他不得看见。
他只感受自身的剧痛,
独自吞咽无尽的哀愁。
第15章 以利法的指责 恶人必遭报应
提幔人以利法回应说:
“约伯啊,真有智慧的人会空谈连篇吗?
会像吞热东风一样填满肚腹吗?
会用无用的言语争辩吗?
会发表毫无价值的演说吗?
你甚至使人对上帝失去敬畏,
动摇他们的信心!
你的罪让你口出恶言,
说话像扭曲真理之人。
是你的口在定你的罪,非我之言;
是你的嘴唇在作证控告你!
“难道你是世上第一个出生的人?
难道你比群山更早被造?
莫非你曾偷听上帝与天使的对话?
自以为独享智慧?
你知道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你明白什么是我们不明白的?
我们这边有白发长者,
年纪比你父亲还大!
上帝的安慰之言难道不够吗?
他已温柔地向你说话。
为何任狂妄的意念冲昏头脑?
为何眼中喷吐怒火?
为何对上帝如此愤慨?
让这等言语从你口中倾泻?
“世人岂能称得上纯洁?
母腹所生的岂能算为义?
上帝连天使都不完全信任,
诸天在他眼中尚不纯净,
何况这饮恶如水的世人——
这些败坏有罪的必被定罪!
“且听我言,我向你阐明,
述说我所见的智慧之语:
智者不隐瞒从先祖领受的教训——
这地惟独赐给他们,
他们的智慧不借外邦。
智者如此说:
‘恶人终生痛苦,
残暴之徒一生惶惶。
恐怖之声充满其耳,
太平之时忽遭强盗洗劫。
他们绝望于死亡阴影,
必丧身刀下。
如秃鹰觅食般躁动,
自知死期临近。
痛苦惊恐笼罩他们,
如君王整军扑向仇敌。
他们向上帝挥拳,
自夸对抗全能者,
持厚盾猖狂攻击。’
“他们脸肥腹凸,
却住荒城废墟,
居无人之屋,
任房屋坍塌成尘。
他们的财富不持久,产业不扩张,
终难逃死亡幽暗。
烈火吞尽所有,
上帝气息将其吹散。
莫信虚妄自欺,
终必一无所获。
未死之前已如枯木,
所图之事尽都失败。
像葡萄未熟被摘尽,
似橄榄树凋落花朵。
不敬神者后嗣断绝,
受贿之人的帐棚被焚。
他们制造苦难,孕育罪孽,
满口诡诈。”
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以利法的发言代表了传统宗教思维:坚持“恶有恶报”的因果逻辑,将苦难简单归咎于个人罪行。这种观点虽强调上帝公义,却缺乏对苦难奥秘的敬畏与对个体的体恤。
现实指导:
1. 警惕僵化的审判思维:以利法急于用教条定罪约伯,提醒我们避免用机械的“报应论”论断他人处境,真正的智慧包含对生命复杂性的谦卑。
2. 言语的破坏力:指责约伯“动摇他人信心”的指控,反映语言如何成为精神暴力。需谨慎用言语定性他人信仰状况。3 传统智慧的局限性:以利法引述“古人智慧”却陷入偏见,启示我们即使继承权威教导,仍需以鲜活的生命体验不断校准认知。
3. 苦难中的同理心缺位:以利法的逻辑严谨却冰冷,反衬出面对苦难者时,比理性辩论更重要的是体恤与陪伴。
这段辩论叩问历代读者:当他人陷入困境时,我们是在用教条追加伤害,还是以谦卑与爱缔造真正的希望?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圣经21世纪GQ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