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峰的晨雾还未散尽,竹屋前的石桌上已铺满了万剑一的跨脉学习笔记。从龙首峰的剑谱节选,到大竹峰的炼体心得,再到风回峰的机关图谱,十几卷竹简整齐排列,阳光透过竹枝洒在上面,映得字迹愈发清晰 —— 这是万剑一七岁跨脉学习之旅的珍贵印记,也是他剑修体系搭建的重要基石。
“爹,你看我整理的各脉特点,是不是都记全了?” 万剑一捧着一卷新写的总结笔记,凑到万震云面前,小脸上满是期待。他早早起床,将前几站的学习收获按脉系分类,用不同颜色的墨笔标注重点,连曾叔常送的机关手册都放在一旁,准备随时补充杂学相关的感悟。
万震云接过笔记,逐页翻看,眼中满是欣慰。笔记开篇便清晰列出各脉核心特点,字迹虽带着孩童的稚嫩,却工整认真:
龙首峰:剑修圣地,核心在 “刚猛”—— 龙首三式重 “力达剑尖”,快攻衔接紧密,适合正面突破,弥补了我剑招 “柔劲有余、刚劲不足” 的短板;
大竹峰:炼体根基,关键在 “厚重”—— 负重慢走练耐力,木桩拳练寸劲,灵草浴解疲劳,让我明白 “体魄是剑修根基”,练剑时腰腿更稳、握剑更有力;
朝阳峰:身法灵动,精髓在 “闪避”—— 朝阳滑步重 “脚尖拧转、灵气控距”,能应对多人围攻,让我的剑招体系从 “攻防” 扩展到 “闪避应变”,不再硬抗攻击;
落霞峰:感知敏锐,核心在 “预判”—— 闭眼刺木桩练灵气感知,能通过灵气波动判断对手位置与剑招方向,实战中可提前反应,为 “先发制人” 打基础;
天音峰:静心固本,关键在 “稳气”—— 天音静心诀分 “摄心归息、观心断惑”,能快速平复练剑后紊乱的灵气,减少灵气消耗,让我打持久战的能力提升三成;
焚香谷(盟友):控火辅助,重点在 “拓界”—— 小火苗聚气法让我理解 “多属性灵气共性”,火灵可附在剑尖增强威力,突破了 “纯剑修” 的认知局限;
风回峰:杂学巧思,精髓在 “辅助”—— 机关术靠齿轮传动与灵气驱动,可制作机关鸟、计时沙漏辅助练剑,让我知道 “杂学也能为剑修助力”。
“记得很全面,连各脉弥补你短板的地方都写清楚了,看来你这一路没白学。” 万震云放下笔记,指着 “龙首峰” 与 “大竹峰” 的标注,“你看,龙首峰的刚劲剑招,需要大竹峰的炼体根基支撑,不然腰腹没力气,‘力达剑尖’就是空谈;而朝阳峰的灵动身法,又需要落霞峰的感知预判配合,才能在闪避时找准方向 —— 这就是‘各脉武学互补’的道理。”
万剑一点点头,恍然大悟:“我之前还觉得各脉学的东西是分开的,现在才明白,练剑时要把龙首的刚劲、大竹的稳劲、朝阳的活劲结合起来!比如用大竹炼体的腰腿劲发龙首刺,用落霞的感知预判配合朝阳滑步,再用天音的静心诀稳住灵气,这样一套下来,剑招肯定更厉害!”
“正是这个道理。” 万震云笑着补充,“就像盖房子,龙首峰的剑招是‘梁’,大竹峰的炼体是‘基’,朝阳峰的身法是‘窗’,天音峰的静心是‘门’,只有各部分配合好,房子才能稳固又实用。你现在的剑修体系,就像一座刚搭好框架的房子,以后还要不断添砖加瓦,让它更立体、更坚固。”
聊到兴起,万剑一忽然想起风回峰的机关术,他从石桌下拿出曾叔常送的机关手册,翻到 “机关鸟剑鞘装置” 的草图:“爹,曾师叔说下次要和我一起改进这个装置,把机关鸟固定在剑鞘上,战斗时能分散敌人注意力。你说,我以后能不能多学些机关术,让它帮我练剑呀?比如做个机关练剑桩,能自动出剑,我就能自己练闪避了!”
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兴奋光芒,万震云没有否定,反而温和地鼓励:“杂学确实有趣,也能为练剑提供新思路,爹支持你保持这份兴趣。但要记住,机关术、控火术这些,目前可以作为修炼的调剂,不能本末倒置 —— 你的核心还是剑修,要先把各脉学的剑招、心法练扎实,再用杂学辅助,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灵气沙漏(曾叔常特意提前做好的迷你版),递给万剑一:“比如这个沙漏,你可以用它计时练剑,也可以通过它感知灵气浓度,这就是‘杂学为剑修服务’的好例子。以后你要是想研究机关,就利用练剑之余的时间,遇到不懂的再去风回峰找曾师叔请教,既不耽误主业,又能满足兴趣,岂不是两全其美?”
万剑一接过沙漏,指尖摩挲着冰凉的外壳,忽然觉得豁然开朗:“我知道了爹!以后我每天先练两个时辰剑,再花半个时辰研究机关,把杂学当成放松脑子的方式,还能给剑修找新办法,这样就不会本末倒置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