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寒和苏瑶分开的日子里,他们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每一个夜晚,苏瑶都会凝视着窗外的星空,回忆起与夜寒共度的美好时光。而夜寒也常常在梦中与苏瑶相拥,感受着她的温暖。
当苏瑶终于回到魂归院时,心中的喜悦如同绽放的花朵。他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彼此,眼中闪烁着深情的光芒。夜寒紧紧地拥抱着苏瑶,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苏瑶则轻轻地抚摸着夜寒的脸庞,感受着他的温度。
他们一起漫步在魂归院的小径上,手牵着手,分享着彼此的思念和经历。苏瑶为夜寒讲述着她在外面的冒险故事,而夜寒则静静地倾听着,眼中满是崇拜和爱意。
夜晚,他们相拥而眠,彼此的心跳交织在一起。在梦中,他们依然相互牵挂,期待着未来的每一天都能如此甜蜜。
苏瑶的清晨总从荷风里醒来。青石板路带着夜露的潮气,她提着竹篮穿过垂花门,指尖拂过被晨露打湿的兰草叶尖。廊下挂着的鸟笼里,画眉正梳理羽毛,见她来便歪着头啾鸣两声,尾音被风裁成碎金,落在她月白棉麻裙裾上。
她蹲在荷塘边掐下新生的荷叶,水珠顺着叶缘滚落,在青石上洇出深色圆点。竹篮里很快堆起半篮碧青,间或夹杂几朵初绽的荷花,粉白花瓣托着嫩黄的蕊,散着清浅的香。路过西侧月洞门时,她折了支开得正盛的茉莉,别在衣襟上,细碎的白花瓣随着步履轻轻颤动。
堂屋里,旧铜炉燃着沉香,烟气袅袅缠着梁上悬着的蛛网。她取来粗陶茶具,将昨夜晾好的井水注入砂铫,架在红泥小炉上。火舌舔着壶底,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她坐在竹椅上剥莲子,指尖沾着莲心的苦,却哼起了江南的采菱调。
日头爬到竹梢时,她会搬张藤榻在檐下读书。书页间夹着干枯的花瓣,风过时哗啦啦地翻,惊起几只停在阶前啄食米糠的麻雀。偶有访客来寻故人牌位,她便引着穿过抄手游廊,脚步轻得像踩在云絮上。待香案前的白烛燃尽半寸,她已沏好了雨前茶,青瓷杯沿凝着水珠,映得窗外芭蕉叶愈发绿得透亮。
暮色漫过马头墙时,她摘下廊下晒着的干花,与新采的艾草一同收入樟木箱。柜顶上的自鸣钟铛铛敲了七下,惊飞了檐角栖息的灰鸽。她望着鸽子掠过黛色瓦脊,转身将最后一缕沉香埋进宣德炉的余烬里,留满室清寂,伴月光漫过雕花窗棂。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苏瑶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忙碌着。她细心地照料着院子里的花草,给它们浇水、施肥、修剪枝叶,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美好。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马蹄声越来越近,仿佛是一阵狂风席卷而来,让人不禁心生紧张。苏瑶抬起头,望向院门口,只见一个满身尘土的信使正疾驰而来。
信使的马在院子门口猛地停下,溅起一片尘土。信使来不及喘口气,便匆匆跳下马来,直奔苏瑶而去。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慌张,手中紧紧握着一封信。
苏瑶心中一惊,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快步迎上前去,接过信使递来的信。信封上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匆忙写成的,但苏瑶还是一眼认出了那是夜寒的笔迹。
她的手微微颤抖着,缓缓拆开信封。信中的内容让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夜寒在信中说自己遇到了极大的危险,被困在了远方的一座山谷中,无法脱身。他请求苏瑶尽快前去救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苏瑶的心跳急速加快,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夜寒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她知道夜寒是个勇敢而坚强的人,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他绝不会轻易向自己求救。
苏瑶心急如焚,仿佛心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让她无法冷静思考。她来不及多想,手忙脚乱地收拾了一下行囊,然后毫不犹豫地跃上一匹快马,像离弦的箭一样朝着信中所指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苏瑶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路。她穿越了茂密的森林,越过了险峻的山脉,跨过了湍急的河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夜寒身边。
当她终于抵达那座山谷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如刀绞。山谷中一片死寂,没有一丝生气,只有夜寒的身影不见踪影。苏瑶焦急地呼喊着夜寒的名字,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苏瑶的心情愈发沉重,她开始在山谷中四处寻找夜寒的踪迹。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心中的恐惧和不安不断蔓延。
就在她感到绝望之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回应。那声音虽然很轻,但对于苏瑶来说,却如同天籁一般。她立刻顺着声音的方向找去,终于在一块巨石下发现了夜寒。
夜寒的双腿被巨石死死压住,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却发不出声音。苏瑶见状,心如刀绞,她用尽全身力气,试图推开那块巨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