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者”号地效应飞行器内部,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与外界呼啸的寒风和引擎低沉的轰鸣相比,舱内的寂静更让人心头发紧。南极。这个词语本身就像一块万载不化的寒冰,投入了每个人沸腾的思绪中,激起一片冰冷的涟漪。
苏晓最先打破了沉默,他嗤笑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唐刀刀鞘,发出沉闷的嗒嗒声。“南极?归一会那帮只会躲在阴沟里搞献祭的疯子,什么时候转行搞起极地探险了?还是说虚寂之主突然改了口味,觉得企鹅比人类的灵魂更美味?”他的话语依旧带着惯有的嘲弄,但眼底深处却没了往日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荒谬感包裹的凝重。这感觉,就像听说猛虎要去啃石头,完全不合常理。
叶宸没有笑,他只是深深皱起眉头。父亲的笔记本他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每一个潦草的字迹,每一幅简陋的草图都几乎刻印在脑海里。“极寒之巅,亦有混沌之门……”他低声吟诵着笔记上的那句话,以往只觉得是某种抽象的比喻,指向某个寒冷的高山之地,从未想过会是真的字面意思——地球的极寒之巅。“我父亲的笔记里,确实提到过……但南极大陆,覆盖着平均两千米厚的冰盖,下面除了岩石,就是更多的冰。存在遗迹?甚至是稳定的混沌节点?这……”他摇了摇头,感觉常识正在被颠覆,“听起来确实像是天方夜谭。”
凌霜似乎早已预料到他们的反应。她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转身在控制台上操作了几下,调出了一系列复杂的图表和古老文献的扫描件。“觉得荒谬是正常的。基于我们现有的、公开的地质学和考古学认知,南极冰下存在大型人造遗迹的可能性低于百万分之一。”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科学事实,“但我们的世界,早已不再是纯粹的科学世界。龙城司的档案库,以及一些古老传承的记忆里,保存着‘非正常’的记载。”
虚拟屏幕亮起,首先出现的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上面是几个穿着厚重防寒服的人,站在一个巨大的、被冰雪半掩的奇特石质结构前,那结构的轮廓,隐约带着非自然的几何美感,绝非天然形成。“上世纪中叶,某西方国家的秘密科考队,在南极毛德皇后地附近发现疑似人工建筑。消息被严格封锁,所有队员在返航后三年内相继因‘意外’离世。这是仅存的一份泄露出的照片。”
接着,她切换画面,展示了几份用不同古老文字书写的手稿片段。“苏家传承的《山河异闻录》拓本,提到‘洪荒之末,天倾西北,有城郭坠于永冻之墟’。”她看向苏晓,“你们苏家的先祖,游历天下,记录奇闻,想必不止是神话故事吧?”
苏晓敲击刀鞘的手指停了下来,丹凤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化为沉思。“……确有此事。我一直以为,‘永冻之墟’指的是西域的雪山冰川……”
“还有这份,源自北欧古老萨满的预言壁画摹本,”凌霜又调出一张色彩斑斓、风格粗犷的图画,上面描绘着巨大的冰雪漩涡,漩涡中心隐隐有类似门户的光影,“描绘了‘世界背面的冰封之门’,被认为是连接‘雾之国’(尼福尔海姆)的通道。在不同文化的神话中,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极南或极北之地存在超自然的通道。”
最后,她定格在一张最新的、由特殊能量探测卫星绘制的南极冰盖下层结构示意图上。在那厚达数公里的冰层之下,大陆基岩的某个特定区域,显示出一个异常规则的、规模巨大的能量反应轮廓,其形状,像极了一个倒置的、破损的塔基,或者一个……被强行撕裂后凝固的伤口。“这是龙城司和‘星穹’组织联合分析的最新数据。基于混沌能量流动模型的模拟显示,南极冰盖下这个区域,其能量惰性、稳定性和古老程度,远超全球任何已知的混沌节点,包括东海的海底遗迹。它就像一颗沉睡的心脏,一旦被激活,泵出的将不是血液,而是足以覆盖全球的虚寂浊流。”
舱内再次陷入寂静,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嗡嗡声。凌霜提供的证据,像一把重锤,一下下敲打着“荒谬”的外壳,露出其下令人心悸的“可能性”。
一直安静聆听的林薇,忽然轻轻抬起了带着银镯的手腕。那银镯此刻并没有发光,但她能感觉到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遥远星空的冰冷脉动。“我……好像能感觉到一点,”她轻声说,眼神有些迷离,似乎在努力捕捉那丝虚无缥缈的感应,“很微弱,很遥远,像是从地心深处传来的……一种呼唤,或者说,一种……悲伤的共鸣?”她看向叶宸,“爷爷的笔记里,除了那句话,还有没有更具体的?关于‘门’的形状,或者……开启的条件?”
叶宸努力回忆,父亲的笔记内容庞杂,很多地方语焉不详,像是怕被不该看的人窥破秘密。“笔记里很乱,大部分是观测数据和推演公式。关于‘门’的具体描述很少,只在一页的角落,用红色的笔,非常潦草地写了一句像是警告的话……”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染血的纸页,“‘非钥而启,门毁人亡’……意思是,如果没有正确的‘钥匙’强行开启,不仅开门的人会死,连那扇‘门’本身也会崩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