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带来的关于旧热压罐控制系统的坏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刚刚为完成计划书而稍感轻松的团队头上。实验室级别的精密工艺,依赖于对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一个落后且不可靠的控制系统,足以让所有的材料配方努力付诸东流。
“啊?不能自动记录?那咋搞?”王小虎第一个叫起来,“难道要派个人二十四小时盯着仪表盘,拿个小本本记?这谁受得了?而且人总会看错啊!”
毛蛋也皱紧了眉头:“这种老设备,修都没地方修吧?理工大学都淘汰了,说明肯定不好用。”
孙宇沉思道:“人工记录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引入主观误差,对于需要大量实验数据积累和分析的研发工作来说是致命的。我们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
“改造?”毛蛋一听就头大,“这得花多少钱?请人来做?咱们哪请得起专家?”
林莉也面露忧色:“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吧?刘总那边还等我们的进展呢。”
陈遇没有说话,他走到张伟的电脑前,仔细看着那些模糊的图纸扫描件。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气动液压原理图,在他眼中如同天书。他重生带来的优势,在这种具体的、需要深厚电子和自动化知识的硬件问题面前,显得有些无力。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悄然袭来。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了。陈遇的父亲陈平,端着一个搪瓷茶杯,溜达了进来。他最近退休在家,闲来无事,经常会来工作室转转,看看年轻人忙碌,偶尔指点一下帐篷生产的小问题,但很少插手核心技术讨论。
“爸。”陈遇打了个招呼,情绪不高。
陈平点点头,目光扫过一圈,发现气氛不对,尤其是自己儿子眉头紧锁,便随口问道:“咋了?一个个垂头丧气的?遇上难事了?”
毛蛋像看到了救星,连忙倒苦水:“姑父!可不是嘛!我们想去用理工大学一个旧设备,结果那设备的‘脑子’不好使了!控制不准,还没法记数据,愁死人了!”
陈平喝了口茶,慢悠悠地问:“哦?什么设备?怎么个不好使法?”
张伟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下热压罐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
陈平听着,眉头微微挑了一下,放下茶杯,走到张伟电脑前,眯着眼看了看那些图纸。他看了足足有好几分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子上敲击着,似乎在回忆什么。
工作室里很安静,大家都看着陈平。王小虎忍不住小声嘀咕:“姑父看得懂吗?这玩意可复杂了…”
陈遇心里也没底。父亲是机械厂科长,精通的是机械加工和生产线管理,对这种涉及电子控制和自动化的大概…
突然,陈平直起身,轻轻“哼”了一声,语气带着一种老技术工人的自信和…一丝不屑:“我当是多大的难题。就这?一套老掉牙的继电器顺序控制,加上几个模拟量的温控仪和压力传感器?精度差是必然的,这玩意儿当年也就是个半自动的水平。”
所有人都愣住了,惊讶地看着陈平。
毛蛋小心翼翼地问:“姑父…您…您懂这个?”
陈平瞥了他一眼,带着点“你小子太小看人”的表情:“你姑父我当年在厂里,搞技术革新的时候,这种控制系统摸得多了!后来虽然管了行政,但底子还没丢。我们厂那条老热处理生产线,比这个还复杂点,当年控制系统老化,还是我带着几个老师傅一起捣鼓着改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这个词从陈平嘴里说出来,让孙宇和张伟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可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工业控制技术了。
陈遇更是又惊又喜:“爸!您真的能搞?”
陈平沉吟了一下,没有把话说满:“原理是相通的。具体到这个设备,得看到实物,测量一下接口参数。改造的思路是明确的:用一套小型的PLC替换掉这些老旧的继电器逻辑,加装数字式的温控模块和压力传感器,再加一个触摸屏做人机界面,数据记录功能自然就有了。精度和可靠性都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在孙宇和张伟听来,却如同拨云见日!这正是最专业、最可行的改造方案!
“陈叔叔,您太厉害了!”孙宇难得地语气带着敬佩。
张伟也用力点头:“PLC方案最优。”
王小虎虽然听不懂,但不妨碍他拍马屁:“姑父!您真是深藏不露啊!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毛蛋激动地搓手:“姑父!那…那这改造,麻烦吗?成本高不高?”
陈平估算了一下:“PLC、触摸屏、传感器…这些元件我去找老关系问问,看看能不能买到便宜的二手或者厂家的库存积压品。硬件成本应该能控制住。最主要的…是人工。”他看了一眼张伟,“这小同学懂编程?”
张伟点头:“懂。C语言,汇编,可以学PLC的梯形图或指令表。”
“好!”陈平一拍大腿,“硬件线路改造我来牵头,虎子给你打下手,力气活他包了。编程和调试,你来负责,遇仔和孙宇辅助。怎么样?敢不敢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