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古墓群深处,混沌之影的青铜俑兵工厂像一头蛰伏在黑暗里的巨兽,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轰鸣。空气里弥漫着灼热的金属腥气、未干陶土的湿腥,还有某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无数铁屑在摩擦的酸涩味道,浓得几乎凝成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肺叶上。
“好家伙,这味儿……”二娃使劲吸了吸鼻子,又立刻嫌弃地用手在面前扇了扇,“比小爷我半个月没洗的臭袜子还冲!混沌之影那老小子是把他家祖传的咸菜缸子搬这儿发酵来了?”
他身上的红紫衣摆还残留着之前“青花瓷”喷染的痕迹,此刻在工厂幽暗的照明下显得格外花哨。
“氧化铜、锡、铅粉尘,混合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硫化物、醛类,以及…强辐射残留物特有的电离臭氧气味。”三娃蹲在地上,指尖捻起一点地上的金属碎屑凑到鼻尖,另一只手飞快地在随身携带的电子记事本上记录着,镜片反射着远处熔炉跳跃的火光,“初步判断,这里的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建议佩戴南天门制式过滤面罩,否则长期暴露可能导致……”
“行啦三娃!”四娃没好气地打断他,激光剑柄在手里掂量着,警惕地扫视着前方巨大空间里影影绰绰的轮廓,“《职业病防治法》回头再背!先操心眼前这些‘青铜疙瘩’吧!”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初步扫描显示,活性俑兵数量,保守估计,三百以上。而且,它们的关节结构…比外面那些更复杂,动力核心能量读数异常活跃。”
慕容艳没理会他们的拌嘴,她的目光被工厂中央的景象牢牢攫住。
那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空间,仿佛掏空了整座山腹。无数粗大的青铜管道如同巨蟒,在头顶和四周的岩壁上虬结盘绕,延伸向黑暗深处,管壁上镌刻着密密麻麻、布满锈迹的饕餮纹和云雷纹,古老而狰狞。管道缝隙间,闪烁着幽蓝或惨绿的光点,那是现代线路和能量导管,与古老的青铜粗暴地焊接、铆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怪诞的“赛博朋克”混搭“上古邪祭”的诡异风格。
空间的中央,矗立着几座小山般庞大的熔炉。炉壁是厚重的青铜,同样布满饕餮纹,但炉口却镶嵌着透明的高强度晶石材料,透过晶石,可以看到里面翻滚着金红色、如同岩浆般粘稠炽热的青铜溶液。灼人的热浪一波波袭来,即使隔着一段距离,慕容艳裸露在作战服破损处的肌肤也能感受到那可怕的灼烫。炉体下方连接着粗壮的、泛着金属冷光的输送管道,一直延伸到下方巨大的铸造平台。
平台上,景象更是骇人。
巨大的陶范——制作青铜器的泥模——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方阵,整齐地排列在传送带上。这些陶范不再是简单的容器形状,而是直接塑成了人形!士兵、战马、战车,甚至还有造型夸张、手持巨大兵器的将领俑。陶范内里是空腔,等待着滚烫的青铜水注入。
传送带发出沉闷的“嘎吱”声,缓缓移动。每当一个陶范移动到特定的浇铸口下方,上方熔炉的闸门便会轰然开启,一道金红色的、刺目欲盲的炽热洪流咆哮着倾泻而下,精准地注入陶范的口部。瞬间,白汽冲天而起,伴随着“嗤啦——嗤啦——”的恐怖声响和刺鼻的青烟。浇铸完毕的陶范被传送带运走,送入旁边巨大的冷却池。池水早已沸腾翻滚,白雾弥漫,里面影影绰绰,能看到无数刚刚凝固、还散发着暗红余热的青铜俑兵身影,它们被池底的机械臂粗暴地拖拽出来,推上另一条装配线。
装配线上,景象更是匪夷所思。一些动作略显僵硬的、似乎是较早批次生产的青铜俑兵,正用它们那覆盖着青铜甲片、关节处还裸露着液压杆和线缆的手臂,将一件件闪烁着寒光的现代武器——激光发射器、微型导弹舱、高周波切割刃——安装到新出炉的青铜俑兵身上!金属碰撞的“咔哒”声、能量武器充能的“嗡嗡”声、冷却池的沸腾声、熔炉的咆哮声…汇成一股震耳欲聋、令人心悸的工业噪音洪流。
“我的个乖乖……”大娃看得目瞪口呆,连头顶的青藤都忘了扭动,“这…这混沌之影搁这儿开五金加工厂呢?还是流水线!那大炉子烧得,比俺们村口王铁匠的炉子猛一百倍!”
秦晓脸色凝重,手中的便携式文物成分分析仪屏幕飞速滚动着数据流:“不止是规模。爷爷,你看那些熔炉内壁的饕餮纹…还有输送管道的连接方式…这工艺!这分明是《考工记》里记载的失传的‘活范连铸法’!商周时期王室铸鼎的顶级秘技!还有那些陶范的形制和纹饰细节,完全是战国早期燕国官作的标准!”她猛地指向装配线上一个正被安装上肩扛式激光炮的将军俑,“那俑身上的甲片叠压方式,是典型的‘三属之甲’,错不了!混沌之影…他不仅偷了南天门的技术,他还挖到了失传的古法,把它们…把它们像拼积木一样拼起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