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餐厅的食物出乎意料地不错。虽然依旧是高效的合成蛋白和脱水蔬菜的再组合,但调味显然下了功夫,至少比林曦在堕落之星常吃的那些糊状营养膏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她埋头苦干,几乎把餐盘里的东西扫荡一空,期间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那些或明或暗的打量目光,像细小的电流一样在她背上爬过。她选择无视,专心致志地对付一块口感模拟得相当不错的“烤肋排”。
副官周沐就坐在她对面,吃得慢条斯理,姿态标准得可以放进教科书。他几乎不说话,但存在感极强,确保林曦在他的视线范围内,同时也无形中隔开了某些可能过于好奇的舰员。
饭后,周沐没有给她任何闲逛消食的机会,直接将她带离餐厅。“林曦小姐,指挥官吩咐,请您稍后前往第三简报室。”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
林曦心里嘀咕着“监工催得真紧”,嘴上却懒洋洋地应道:“行啊,干活的地方总该管咖啡吧?提神醒脑,有助于我更好地为舰队‘创造价值’。”她特意加重了最后四个字。
周沐似乎轻笑了一下,又似乎没有:“简报室会提供标准配给饮品。”
第三简报室比林曦想象的要小一些,但科技感十足。环形的光感桌面上方悬浮着复杂的星图和数据流,四周墙壁则是可以随时切换显示战术信息的屏幕。此刻,室内已经坐了五六个人,都是军官打扮,肩章显示着不同的职级和技术岗位。
顾夜珩站在主位,身姿笔挺,正看着星图中某个不断闪烁的红点。听到门响,他抬起头,冰蓝色的目光扫过林曦,没有任何表示,又落回了星图上。
林曦自觉地找了个离主位最远的角落位置坐下,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周沐则安静地站在门边,如同一个沉默的哨兵。
“开始吧。”顾夜珩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一名技术军官立刻起身,开始汇报:“指挥官,目标区域‘暗礁星云’外围的异常能量扰动仍在持续。根据先遣探测器发回的最后数据,扰动源似乎具备某种规律性,但我们的所有分析模型都无法匹配已知的自然或人为能量模式。怀疑可能与‘灰烬’叛军的新型隐藏技术有关。”
星图被放大,复杂的能量读数图谱展开,各种林曦完全看不懂的参数和曲线跳跃着。
另一位年纪稍长的军官接口,语气带着忧虑:“这片星云内部环境复杂,遍布电磁风暴和重力井,常规探测手段效果极差。叛军如果藏身其中,很难被发现。强行派遣大规模舰队进入,风险极高,且容易打草惊蛇。”
“我们需要一支精干的小型侦察分队,乘坐具备高隐身性能的快速舰艇潜入,进行抵近确认。”第三位军官提出方案,“但问题是,我们无法确定最佳的潜入路径和观测点。能量扰动掩盖了太多信息。”
讨论在进行,各种专业术语和数据飞来飞去。林曦听得昏昏欲睡,她对什么能量频谱、引力梯度、信号衰减系数一窍不通。她只是觉得,那片悬浮在桌面上的星云图像,看起来……很不舒服。能量流动粘滞而混乱,像一团被搅浑的、散发着恶意的淤泥。
她无意识地用手指敲着膝盖,试图驱散那种不适感。
顾夜珩看向林曦,“你有什么看法?”
顾夜珩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技术军官们的讨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随即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角落里的林曦。
林曦一个激灵,抬起头,发现顾夜珩正看着她,那双冰蓝色的眼睛里看不出情绪,但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我?”林曦指了指自己,干笑一声,“长官,您问我?我对你们说的那些模型参数一窍不通。我就是个算命的……”
“说说你的‘感觉’。”顾夜珩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就像你‘感觉’到风暴路径和陨石群里的通道一样。”
几位技术军官的脸上立刻露出了难以置信和些许荒谬的表情。让一个来路不明的、疑似通敌的女人,用“感觉”来参与重要的战术决策?
林曦感到头皮发麻。她环视了一圈那些充满怀疑和审视的目光,硬着头皮开口:“呃……非要说的话,那里……看起来很不舒服。”
一名年轻的技术官忍不住’嗤‘笑出声,但立刻在顾夜珩冰冷的视线下噤声。
林曦撇撇嘴,继续道:“能量的流动很……粘稠,对,像沼泽一样,而且在某些点位上特别‘扎眼’,让人不想靠近。”她努力地将那种抽象的感知转换成语言,手指无意识地指向星云图像的几个方位,“比如那里,那里,还有……那边那个漩涡的边缘,感觉尤其不好,像是……藏着什么东西,或者随时会塌陷。”
她描述的词语幼稚而主观,与周围严谨的科学氛围格格不入。
几位军官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这简直是在胡闹”。
最先发言的那位技术军官忍不住反驳:“指挥官,恕我直言!侦察行动需要的是精确的数据支持和严谨的风险评估,而不是这种……这种模糊的、毫无依据的‘感觉’!这太不科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