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锋芒的日子,平静却并未虚度。萧无涯将更多的心力沉浸于对《破妄诀》的深入修炼和对自身力量的精细掌控上。公共练剑场上,他看似与他人无异的剑招中,实则蕴含着对灵力流转、对肌肉发力、对时机把握更极致的雕琢。每一次看似普通的挥刺格挡,在他心中都分解为无数细微的调整与优化。
而就在这般看似波澜不惊的修行中,外门传来了一项新的集体修业任务——剑阵演练。
蜀山派以剑立派,除却个人剑道修为,合击剑阵亦是宗门重要的对敌手段与传承。小到三五人的配合,大到成百上千人的巨型剑阵,皆有玄妙。此次外门组织的,便是最基础的多人配合剑阵演练,旨在让弟子们初步体验剑气联动、灵力互通的要旨,培养协同作战的意识。
演练以小队形式进行,每五人一队,自由组合。消息一出,外门顿时热闹起来。弟子们纷纷寻找相熟且实力可靠的同伴组队,谁都希望能在演练中有个好表现,这不仅是实战能力的体现,也可能落入前来观演的师长眼中。
林风自然是第一时间拉上了萧无涯。“无涯兄,剑阵演练,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兄弟联手,定能大放异彩!”他兴致勃勃,似乎早已忘了自己让萧无涯收敛锋芒的劝诫,或者说,在他心里,这种正当的集体活动并不属于“张扬”的范畴。
萧无涯本不欲参与太多惹人注目,但剑阵演练确是宗门正课,无法推辞,且他内心深处,也对这种合力运剑的方式存有一丝好奇。他便点头应下。
很快,又有三名与林风相熟、平日关系不错,修为也都在练气三层左右的弟子加入,凑齐了五人。小队暂命名为“流云队”,取剑势如流云,变幻无定之意。
他们所需要演练的,是蜀山派最基础的一种合击剑阵——“小五行剑阵”。此阵顾名思义,暗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五人各据一方,分属金、木、水、火、土五行位,依仗剑器与灵力,气息相连,攻守一体。
阵法虽基础,但想要运转如意,却绝非易事。首先需五人灵力属性大致契合方位,即便不完全是相应属性,也需灵力性质不互相冲突。其次需心神有一定默契,步伐、出剑节奏、灵力输出皆需高度协调,一人出错,便可能导致整个剑阵运转滞涩,甚至灵力反冲,未伤敌先伤己。
演练第一日,负责传授剑阵的传功堂执事导师,便将所有小队带至大型演武场,首先讲解“小五行剑阵”的基本原理、站位、步伐以及最简单的灵力串联法门。
“…剑阵之基,在于‘通’与‘衡’。通,乃剑气相通,灵力互连,宛如一体;衡,乃五行平衡,力量均布,无有偏废。阵眼之位,尤为关键,需时刻感知全局,调节四方灵力,维持剑阵运转流畅…”导师的声音清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
随后,各小队便开始自行练习。
“流云队”的五人首先面临的便是站位问题。经过简单测试,林风灵力锋锐进取,适合占据“金”位,主攻;一名灵力较为活泼生机勃勃的弟子占“木”位,辅助与策应;一名灵力温和的弟子占“水”位,主守与变化;一名灵力略显炽热的弟子占“火”位,主爆发突击。
而剩下的“土”位,主稳固、承载、调和四方,这个位置需要灵力或心性最为沉稳之人。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萧无涯身上。他修为虽不是最高,但经历诸多磨难,心性之沉稳远非同阶弟子可比,加之修炼《蜀山镇煞诀》和《静心咒》,对自身力量控制极精微,且他那股内敛的沉凝气质,隐隐与“土”位的要求相符。
“无涯兄,这土位之位,看来非你莫属了。”林笑道。
萧无涯微微颔首,并未推辞。他走到土位站定,一股沉厚踏实的感觉自然而生。
初步站位定下,接下来便是尝试灵力串联。五人依循法门,同时运转灵力,通过剑器与步伐,试图将五道灵力连接起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初次尝试,不是你的灵力输出快了,就是我的慢了;不是金位过于锋锐刺得水位难受,就是火位过于猛烈扰乱了木位生机;步伐更是错漏百出,时而拥挤时而脱节。
五人灵力勉强连接在一起的瞬间,非但没有感到力量倍增,反而只觉得五股力道互相拉扯、冲撞,别扭无比,阵法光晕闪烁了一下便骤然溃散,甚至震得几人气血微微翻涌。
“太难了!”占火位的弟子甩着手腕抱怨道,“这比一个人练剑难多了!”
其他几人也面露难色,连连点头。
萧无涯却沉默不语,仔细回味着刚才灵力串联时那瞬间的感受。他位于土位,主调和,对那种失衡和冲突的感受最为明显。他感觉到,并非仅仅是节奏步伐的问题,更深层的是五人灵力性质差异带来的天然排斥,以及…缺乏一个强大的核心来梳理和平衡这些差异。
“再来一次。”萧无涯忽然开口,声音平静,“这次,我来尝试引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