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如雷。张磊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快步走上台。接过话筒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手心的汗,但当目光扫过第一排林晚鼓励的眼神时,心里的紧张瞬间消散了大半。
“大家好,我是张磊。”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真诚,“站在这里,我想先感谢一个人——林晚女士。半年前,当我们团队拿着技术方案四处碰壁,连房租都快交不起的时候,是林总相信我们,给了我们200万启动资金,还推荐了石墨烯快充技术,帮我们解决了最核心的技术瓶颈。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新能科技,更没有这款智能便携充电桩。”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林晚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言归正传,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款产品?”张磊话锋一转,拿起展示台上的充电桩,“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经历过‘电动车半路没电,在路边等救援’的尴尬?请举手。”
台下近一半的人都举起了手,包括几个记者和经销商。
“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张磊的声音沉了下来,“传统充电桩体积大、安装难,家用充电桩又受限于场地;而市面上的便携充电宝,要么充电慢,要么重量超过两公斤,根本不实用。我们团队花了三年时间,测试了上百种材料,终于做出了这款‘智能便携充电桩’。”
他走到演示区,旁边早已备好一辆白色的新能源汽车。张磊将充电桩的插头插进汽车充电口,按下主机上的“启动”键,电子屏上的续航数字立刻开始跳动:“大家看,现在汽车的续航是120公里,我们开始充电。”
他看了一眼手表:“十分钟后,我们再来看结果。在这期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核心优势。”他举起充电桩,“第一,快充!采用林总推荐的石墨烯复合电极技术,充电效率是传统便携充电宝的3倍,充电10分钟,续航80公里,完全能解决应急需求。第二,便携!重量只有500克,比一瓶矿泉水还轻,折叠后可以放进随身背包、甚至口袋里,随时随地都能充。第三,智能!连接APP后,可以实时查看充电进度、设置充电时间,还能共享充电桩给其他车主,赚取收益。第四,适配性强!支持95%以上的新能源车型,无论是轿车、SUV还是面包车,都能使用。”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几个经销商已经开始低头跟身边的同伴交流,眼神里满是兴趣。
“好了,十分钟到了。”张磊走回汽车旁,指着仪表盘,“大家看,现在的续航是200公里——整整增加了80公里!”
“哇!真的假的?”
“这么快?比我家的固定充电桩还快!”
“我刚才看了,这充电桩才巴掌大,太方便了!”
惊叹声此起彼伏,记者们的闪光灯“咔嚓”作响,把张磊和充电桩的身影定格在镜头里。
“大家可能会问,这么好的产品,多少钱?”张磊笑着说,“我们的定价是——999元!”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这个价格远低于大家的预期——市面上普通的便携充电宝都要1500元以上,而新能科技的智能充电桩不仅功能更强,价格反而更便宜。
“张总,这个价格能赚钱吗?”有记者大声问。
“初期不赚钱,甚至可能亏损。”张磊坦诚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先占领市场,让更多车主用上好用的充电桩。等销量上来了,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自然就能盈利。而且,我们还有家用版和商用版后续推出,家用版定价1999元,支持全屋供电应急;商用版可以放在商场、酒店,通过扫码收费盈利。”
他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人举起了手:“张总,我是华东地区的汽车经销商,我想订1万台,什么时候能供货?”
“我是滴滴出行的区域负责人,我们平台有5000辆新能源网约车,想批量采购!”
“我们小区物业想采购一批,放在停车场供业主使用,能给团购价吗?”
订单和咨询像潮水般涌来,张磊忙得满头大汗,只能示意销售总监上台帮忙对接。主持人见状,适时地说:“各位来宾,现在预售通道正式开启!大家可以扫描宣传册上的二维码下单,前1000名下单的客户,赠送一年质保和车载充电支架!”
大棚角落里,新能科技的技术人员正紧盯着后台屏幕。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突然大喊:“张总!订单破万了!才三分钟!”
“服务器怎么样?有没有卡顿?”张磊跑过去问。
“暂时没问题,我们扩容的服务器顶住了!”技术人员兴奋地说,“现在每分钟都有几百个订单进来!”
林晚坐在贵宾席上,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她拿出手机,打开股票软件,看着星辰科技的股价稳步上涨——自从顾云英倒台后,顾云裳全力推进芯片研发,星辰科技的市值已经涨了30%。加上新能科技的爆火,她的投资版图又添了重要的一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