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座空悬傀儡,朝堂暗布刀兵。
一生俯仰看权臣,末路无非废殒。
魏祚风中残烛,宇文掌上棋枰。
史书几笔记浮沉,都是兴亡缩影。
如果给中国古代皇帝搞个“恋爱脑”排行榜,西魏废帝元钦大概率能冲进前三。这位老兄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当傀儡,和只爱一个女人。
元钦的老爹是西魏文帝元宝炬,而他能顺利继位,全靠一个人的点头——宇文泰。这位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堪称南北朝版“曹操”,《周书》里说他“性严明,果于断决,用法严峻”,简单讲就是:说一不二,杀人不眨眼。
元钦当太子时,宇文泰就给他安排了门亲事,把自己的女儿宇文氏嫁过去当太子妃。这操作跟当年曹操把女儿嫁给汉献帝如出一辙,明着是联姻,实则是安插眼线。可谁也没料到,元钦这小子居然动了真感情。继位后他直接立宇文氏为皇后,而且一辈子没设过其他妃嫔,《北史》里明明白白写着“后独得幸,帝宠之,后宫莫得进”。在皇帝圈里,这绝对是“一股清流”,只不过这清流背后,全是宇文泰的眼线。
当了几年皇帝,元钦看着宇文泰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自己像个提线木偶,终于坐不住了。他拉上几个心腹——尚书元烈、临淮王元育、广平王元赞,打算搞场政变。结果还没动手,元烈就被宇文泰发现,咔嚓一刀斩了。
按说这时候元钦该消停了,可他偏不。《资治通鉴》记载,元烈死后,元钦“益不自安,密谋诛泰”。他找的帮手是谁呢?几个文官和宗室,手里没一兵一卒。这就好比拿着菜刀去砍坦克,纯属送人头。
宇文泰是什么人?在尔朱荣手下混过,跟高欢打了一辈子仗,这点小动作根本瞒不过他。公元554年,宇文泰直接带兵闯进宫,把元钦废为“略阳王”,没多久就给了一杯毒酒,送他上路。可怜元钦到死可能都没想明白:为啥我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元钦死后,他的皇后宇文氏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殉情。《北史·后妃传》里写她“遂以忠于魏室,泰杀之”,其实更可能是她自己选择了追随丈夫。作为宇文泰的女儿,她本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却偏偏选了一条死路。这对夫妻,一个执着于反抗,一个执着于爱情,在冰冷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最悲壮的一幕。
元钦被废后,宇文泰需要再找个傀儡。这次他选中了元宝炬的第四子——元廓。
元廓继位时,宇文泰觉得“元”这个姓太扎眼(毕竟是北魏皇族的姓),干脆下令让他改回鲜卑姓“拓跋”。《周书》里轻描淡写地记了一句“魏帝廓改封宋公,寻殂”,连他的名字都懒得提。想想也是,一个连姓都保不住的皇帝,谁还在乎他叫啥?
元廓当皇帝的两年,基本就是个盖章机器。宇文泰说啥他干啥,连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可命运这东西,躲是躲不过的。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他的侄子宇文护接班。这哥们比宇文泰还直接,第二年就逼着元廓禅位给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
西魏就这么亡了。元廓被降为“宋公”,没过多久也被悄悄干掉。《北史》里就一句话:“后月余,护弑之,时年二十一。”连具体怎么死的都没写,大概在史官眼里,这种末代皇帝的死,实在不值一提。
元钦和元廓这对兄弟,其实都是宇文泰手里的棋子。这位西魏的实际掌权者,玩起“挟天子以令诸侯”来,比曹操还熟练。
宇文泰是鲜卑化的汉人,他能掌权,靠的是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可当时的人讲究“正统”,他要是直接称帝,肯定有人不服。所以他得找个北魏皇族当幌子,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周书》里说他“事孝武,尽心匡弼”,其实就是把皇帝当成了遮羞布。
元钦和元廓能当上皇帝,不是因为他们有本事,而是因为他们“听话”。元钦早期还算懂事,可后来居然想杀宇文泰,这就犯了大忌。相比之下,元廓就“识时务”多了,让改名字就改名字,让禅位就禅位,可即便这样,还是没能保住小命。
这说明啥?在权臣眼里,傀儡的价值就在于“有用”。一旦没用了,或者可能成为隐患,就会被毫不犹豫地扔掉。元钦和元廓,不过是验证了这个道理而已。
元钦和元廓这两位皇帝,在历史上连个正经的本纪都没有,《魏书》《周书》《北史》里加起来也就几百字。可就是这几百字,写尽了傀儡皇帝的悲哀。
他们一个想当“真皇帝”,一个想当“乖傀儡”,最后却落得同样的下场。这大概就是命运的讽刺:在权力的游戏里,要么当棋手,要么当棋子,而棋子的命运,从来都不由自己决定。
参考《魏书》《周书》《北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