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除四川成都府的十八所税课局,命令各县兼管这些税课局,是因为那些地方偏僻,没有过往的商人和旅客的缘故。
丙子日,皇帝诏令秦王朱樉、晋王朱?、当今皇上、吴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前往凤阳练兵,仍然命令他们用太牢祭祀旗纛庙。
丁丑日,赏赐中山侯汤和、颍川侯傅友德丝绸布料各十二匹,纸币三十锭。右丞相丁玉、都督佥事蓝玉、王弼每人得到丝绸十匹,宝钞二十四锭。
戊寅日,太阴星冲犯心宿。元朝枢密院知院阔阔帖木儿等十三人前来归降,皇帝下诏全部授予蒙古卫所百户、镇抚的官职。
朝廷设置凉州卫,派遣指挥佥事赵祥、马异、孙麟、庄德等人镇守此地。
赏赐辽东、北平、陕西守卫防御的士兵冬衣。
皇上亲手写下诏书,晓谕山东布政使吴印说:“曾经听说殷高宗想治理国家,晚上梦到贤人,让他在周围寻找,后来在筑墙的人中间找到了傅说,然后委任他官职,于是天下都得到了安宁。周文王从磻溪垂钓开始(发展势力),于是使周朝兴盛了八百年。我思考古代有这样的君主,也有这样的臣子,从那以后,历代君主相传,名臣辅佐,像这样的君臣很少了。从前上天厌恶元朝的失德,朕趁着群雄并起的时机,镇压豪强,安抚顺民,休养生息,治理天下,主宰百姓。皇上施行律令,颁布政令,只为了安定百姓,至今已有九年了。在这期间,还有那些不顺从教化而触犯法律的人,如果想要全部用刑罚来惩治他们,又担心被处死的人太多,所以特地暂且放宽刑罚的律条,让他们服劳役,希望他们能改正思想,达到不用刑罚(治理)的目的。不久前上天降下灾变,使朕惶恐不安,于是下诏告知臣民,允许他们指出朕的过错。诏令发布后,朝廷内外都有议论。只有你能开诚布公,当面陈述治国之策,虽然你的意见我也只采纳了一半,但这难道不是竭尽忠诚吗?我把最真实的心意告诉你,你如果能一直这样,为国家为百姓尽心尽力,不只是对我尽了忠心,你的美名也会流芳百世。”
十一月初一,是辛巳日。皇上和侍臣谈论到古代由女子得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权臣擅权、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带来的祸患,侍臣说:自古以来处于末代的君主,到了失去天下的地步,常常是因为这些情况,然而引发这些情况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女子得宠而产生的祸患,常常是从干预朝政开始的;外戚的权势,常常是从依仗皇恩开始的;宦官的威风,常常是从掌握兵权开始的;权臣的专擅与窃权,常常是从欺上瞒下开始的。至于藩镇骄横跋扈,是因为朝廷姑息迁就;夷狄侵犯施暴,是因为国家的势力不够强大。汉、唐以后,失败的教训是可以借鉴的。皇上说:“树木必定是被虫蛀以后,才会被风吹折;身体必定是先虚弱,才会被疾病入侵。”国家大事也是如此。汉朝如果没有外戚、宦官专权,唐朝如果没有藩镇、夷狄的祸患,国家怎么会灭亡呢?朕观察古代的事情,深深引以为戒,然而制止这种情况有它的方法。如果不被歌舞女色迷惑,严格后宫的禁令,使高贵和低贱的人遵守各自的身份规范,恩爱不掩盖义理,女色受宠带来的灾祸从哪里产生呢?不被私人的偏爱所牵制,只任用贤能之人,如果有人触犯了法典,就用最公正的态度去裁决,外戚的灾祸从哪里产生呢?宦官们熟悉宫廷礼仪,职责在于清扫宫廷、供给物品、传达命令,不将兵权交给他们,就不会有宦官专权的灾祸。上下相互维系,大小相互制约,防止耳目被堵塞遮蔽,谨慎地防止施恩与惩罚的权力下移,就不会有权臣的祸患了。藩镇的设立,本来是为了保护百姓,让财赋归属有关部门,调兵必须有符节才能调动,哪会有跋扈的忧患呢?至于抵御夷狄,就应该整顿军备,严密边防,敌人来了就抵抗,敌人撤退了就不穷追不舍,怎么会有被侵犯欺凌的忧患呢?所有这几件事,我曾经想要着书,让后世子孙按时阅读,这也是国家无穷的利益。”侍臣叩头说:“陛下的这番话,实在是治理国家的重要训诫,是千秋万代的英明法则,希望陛下能将它写进常规法典,用来垂示给后代。”
壬午日,冬至,皇帝在圜丘祭祀昊天上帝。夜里,有颗红色的星,从明堂星后面升起,有颗小星跟着它,侵犯房宿、心宿,到接近地平线的位置隐没了。
癸未日,任命陕西河州武靖卫原土官指挥卜纳剌的儿子答里麻剌咂为指挥同知。
调浙江都指挥使徐司马为河南都指挥使。
乙酉日,增设嘉兴府嘉兴县的县丞、主簿、典史各一名,因为当地人口众多事务繁杂。
丙戌日,重新制定了承??司文、考功三监以及起居注等官职的品秩。监令是正七品,丞是正八品;起居注,给事中、中书舍人是从七品。殿廷仪礼司的使官,为从七品;副职为正八品;承奉是从八品;鸣赞为正九品;序班为从九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