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4077年)六月初一日庚申日,皇上对侍从的大臣说:君主如果能够内心清净,减少欲望,常常不忘记广泛施恩、救济众人的心意,或许百姓就能受到他的恩泽。侍臣回答说:‘陛下的这份心思,就是天地的心思啊。’只有君主的内心没有私欲,才能明察并决断各种事务。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治理得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能享受到福分。皇上说:“人之所以不能英明地作出判断,确实是因为欲望妨害了他啊。”然而英明的判断也不以急躁、苛刻的审察为能事,如果发现有做不到位的地方,反而有损君主的英明;如果要求得太过,就会减损君主的度量。
太原、大同二府奏报:郡地原来因为有很多碱地,百姓煮碱地的水制盐,从宋朝、金朝以来,百姓向官府交税,凡是成年人口每月交纳三升米,儿童交纳两升。本朝洪武三年,开始向他们征收赋税,税率都降低了一升。洪武五年时,因为这两个郡民众贫穷,土地贫瘠,缴纳米粮很困难,(朝廷)便全部免除了它们的赋税。如今已经过去了七年,而户部又想按照旧例征收赋税,恐怕百姓的力量无法承受。皇上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命令户部立即免除赋税。
叙州、重庆这两个府报告说:今年的夏税,让百姓用绢来代替丝缴纳。当地出产粗丝,不能用来织绢,希望用布来代替缴纳绢比较方便。于是同意了。
癸亥日,安南陈叔明派遣使者进献表章,进献地方特产以答谢朝廷的恩德。是因为曾经有诏书告诫过他们。赏赐他们的使者数量不等的华丽丝织品。朝廷派使者带着敕谕前往北平、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辽东、福建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统计核算边疆卫所之地现有的仓库粮食,以及今年所征收的田赋粮食,能够供给军饷和官吏几个月的俸禄,详细报告给户部让皇帝知晓。命令凤阳、扬州二府以及和州的百姓,每户养一匹官马的,就可以免除两个成年男子的徭役。
乙丑日,刮起了大风。
丙寅日,雷电击中了奉天门。扬州发生火灾,烧毁了粮仓中的粮食。
丁卯日,派遣使者带着敕谕给江阴侯吴良、临川侯胡美、都督张铨、于显、孙恪说:‘昨天上天示警,我思考治理百姓的事情,应该把休养生息放在首位,王府的一切劳役工程,都应该停止。’当时赵良等人在山东、湖广各郡监督建造齐王、潭王等各王府,所以下谕旨(给他们)。
己巳日,朝廷又任命翰林编修吴沈为待制。
十三日(庚午)。任命儒士赵楫为试通政使司右参议。
癸酉日,任命太常寺少卿阮畯为吏部尚书。阮畯,是杭州仁和人,在元朝为官时是一名教官。丙午年,阮畯以原官的身份前往京城。洪武三年,任太常司赞礼郎,五年后转任博士,又升任太常寺丞,十二年升任太常少卿,到这时任太常寺尚书。(皇上)召见儒士李延龄、李干并下敕令说:我即位十三年了,从早到晚勤勉不懈,想要得到各地的贤才,一起共同安定天下。哪里料到大臣不尽职,互相勾结做坏事,虽然像四凶那样的罪恶之人已经被诛杀,但寻求贤才的心意却不相称(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现在监察御史推荐你们博学多才,我特地派使者带着诏书前来征召,当地官员礼送你们到京城,来满足我虚心求贤的愿望。
甲戌日,太阳周围有日晕现象。平凉府下了冰雹。
乙亥日,废除各府照磨一职。(皇帝)召见儒士杨良卿、王成季并下敕令说:朕听说民间没有遗漏的贤才,这是虞舜兴盛的原因;推举贤才不拘一格,这是商朝得以大治的原因。不任用仁人贤士,国家就会空虚,朕对此不能不忧虑。翰林典籍戴安推荐你才能高超,学识渊博,确实适合任用。诏书到达的那一天,有关部门就要按照礼仪送(他)出发,朕有重用(他)的地方。
丙子日,(皇帝)召见儒士石器等人,下制书说:尧、舜二帝和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三位君王任用贤能之人,从而达到太平昌盛,可是现在天下得不到治理,难道是这些百姓跟以前不同了吗?由于我缺乏德行,不能发现和推举出身低微的贤才,难道是因为有小人在位,使君子不能被举荐上来吗?试尚书范敏举荐你们陕州的石器、荆志、灵宝县的王道、杨原、张知、阌乡县的王仲宁、张谦、郭黼、赵规,说他们学识出众,才能和德行远超常人,所以我特地派遣使者前来征召,有关部门会按照礼仪把你们送到京城,我将试用你们。朝廷派使者征召江都县学的训导胡志远,这是因为给事中王和的推荐。
丁丑日,设置谏院官员,左右司谏各一人,秩正七品,左右正言各二人,秩从七品,书吏四人。
戊寅日,皇上告诫户部官员说:“以前奸臣聚敛财富,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将天下细微的东西都征税,朕对此感到非常羞耻。从今以后,像军民嫁娶丧葬祭祀所用的物品,舟车丝布之类的东西,都不要征税。你们户部要张贴告示告知天下,让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