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4079年)九月初一丁未日,制作孝慈皇后的神主牌位。
孝慈皇后神主用栗木制成,高度为六寸九分,宽度为一寸九分,底座高为二寸六分,整体高度为九寸五分。
神宫高三寸九分,宽七分,深三分。
放置神主的木盒高一尺一寸二分,宽四寸八分,侧面宽四寸。
须弥座有七层,高三寸,总高一尺四寸二分,四面都有黑漆戗金云凤纹。
神门高二寸三分,宽也是二寸三分,形状像如意,用纯金装饰。
主龛高八寸四分,宽三寸八分,两侧宽三寸四分,三面都用黑漆戗金装饰,放置在匣子内的座上,不使用顶盖。
赐给刑部尚书开济、侍郎杨汝贤每人织金罗衣一套。
皇帝下令告诫四川都指挥使司及成都护卫指挥使司说:“蜀王的宫殿,要等云南的军队返回后,才可以动工。”
把蜀汉先主旧城有水流环绕的地方作为外城墙,在中间修筑王城。
诏书到了以后,慢慢谋划这件事,不要着急。
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戊申日,吏部将从天下征聘而来的儒士中,选拔出精通经学、品行端正的人,按照等级上报给皇帝。
皇上说:“贤良的人才本来就不缺少啊。现在贤人君子出来为君主所用,应该根据他们的才能,不论大小都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应该让他们有才能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己酉日,吏部带领精通经学、品行优良的郑韬等三千七百多人入朝觐见。
皇帝对他说:“朕自从即位以来,一直寻求贤能的人,与他们共同商议治理国家的大计。然而我自知知人很难,这是连尧舜都感到困难的事,难道我所知道的人都是贤人,而我所不知道的人就没有贤人吗?所以朝廷诏令天下征召聘请那些遗落民间、隐居不仕的贤人。你们固然都是贤人君子,山林之中又怎么会没有像你们一样的人呢?把他们全都举荐给我任用。”
于是,济宁、单县儒士张宁因为董伦等人的推荐,朝廷又派使者去征召他,并且赏赐给郑韬等人每人一锭钞币。
赏赐户部尚书曾泰一件织金的罗衣。
癸丑日,将国子助教单仲佑贬为云南大理府儒学教授。
乙卯日,天空出现五色云。任命儒士萧尚仁为潭王府左长史。
萧尚仁因为年老坚决推辞,皇上任命他为平凉府儒学训导。
皇上对吏部大臣说:“近来我征召天下儒士到京城,他们都与我共同研讨治国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应该对他们优厚地对待。如果有士兵生病去世,相关官员会提供棺材,安排船只、车辆将其送回他的家中。来朝见君主却死在途中的也这样处理。”
戊午日,任命儒士金良佐为广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己未日,有个粮长征收民众的夏税时,把征收来的绢藏匿起来据为己有,刑部按照监守自盗的罪名论处他。
磨勘司的官员俞纶反驳这个观点,说:“粮长因为征收夏税,藏匿了他人的绢,并非盗窃官府的物品。依据律条,应该按照因公聚敛财物归为己有来判罪。刑部所判定的罪行太重了。”
奏疏呈上,皇帝听从了俞纶的建议。
夜里,土星犯毕宿。
庚申日,任命儒士邢浩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邹伯源为右参政,卢友常为山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张翼为左参议,周尚文为右参议,郭思齐为北平布政使司左参政,许允恭为右参议,吴昭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邵勉为左参政,钱寿禄为右参政,刘安礼为左参议,王惟善为右参议,陈宗颜为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齐瞻所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宣彦为右参政,分别赐予钞锭。
辛酉日,祭祀周天星辰。任命儒士赵麟、苟文甫等人担任监察御史。
壬戌日,开始铸造监察御史印,印文是“绳愆纠缪”。
八月二十三癸亥日,特地在天下的府、州、县设置提刑、按察分司,任命儒士王存中等五百三十一人担任试佥事,每人巡察治理两个县,约定满一年就升迁官职。
官员进宫辞别皇帝时,皇帝告诫他说:“官吏治理政务的弊病,没有比贪污受贿更严重的了,其次就是平庸鄙陋。现在天下的府州县官员,在这两个方面往往存在问题,因此弊端日益滋生,百姓深受其害。所以命令你们前往治理该地,凡是官吏是否贤能,军民的利弊,都要查访纠举,不要因循守旧。”
任命儒士王嘉会、彭无党等为国子监博士等官职。
晋王府长史退休的桂彦良呈上《太平治要》,共十二条:
第一条是遵循天道。上天不用言语,四季就会更替,万物就会生长。上天降生圣明的君主,处在最高的地位,统治天下,就一定要效仿上天,光明如同日月,恩德如同雨露,威严如同雷霆,信用如同四季,这样百官就会尽职,各种事务自然就能得到处理。如果自身兼任众多事务,那么君主劳累臣子安逸,这不是用来效法上天的做法。上天的法则是爱惜生灵,圣人也爱惜生灵,爱惜生灵的美德深入人们心中,那么人们都会被感化而做善事,从而自然不会触犯法律了。孔子说:“只有天是最伟大的,只有尧能够学习上天的伟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