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六年(4080年)十一月初一庚子日,任命儒士崔谦、王讷为山东提刑按察司佥事。
癸卯日,设置四川建昌府的儒学(学府)。
己酉日,朝廷命令广西、浙江、福建、湖广、江西、广东六布政使司各制造水磨明甲一千副,松江、常州、苏州、池州、淮安、安庆、庐州七府各制造一百副。
壬子日,礼部进言说:‘秦朝时蜀郡太守李冰开凿大山、堵塞水流,来预防水灾旱灾,农田得到灌溉,百姓开始变得富裕。’
‘汉文翁担任蜀郡太守时,用仁爱之心教化百姓。因为蜀地地处偏远,有蛮夷的风俗,于是兴建学舍,招收学生,选拔郡县小吏,让他们都接受教育成为人才。’
‘因此蜀地的百姓受到极大的教化,文化风尚可与齐鲁相比。’
‘宋朝的张咏担任蜀地太守,他恩威并施,百姓们对他既敬畏又爱戴。’
‘李冰已经被载入祭祀的典章,文翁和张咏还没来得及被祭祀供奉。’
‘现在打算把文翁、张咏和李冰放在同一座祠庙中,称为秦朝蜀郡太守李公之神、汉朝蜀郡太守文公之神、宋朝蜀郡太守张公之神,每年都进行祭祀。’
‘卓茂担任密县县令时,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于是)良好的风尚和教育广泛推行。’
‘黄霸担任河南郡的郡丞时,执法宽和公平,得到了官吏和百姓的心,他和尹翁归都是汉代的奉公守法的官吏。’
‘钧州有霸庙遗址,密县也有茂庙遗址,都是在他治理的郡县,他留下的仁政受到百姓的怀念,死后被祭祀,这是符合祭祀典礼的。’
‘现在将黄霸封为汉丞相建成侯黄公之神,将卓茂封为汉太傅褒德侯卓公之神。’
‘陆逊和他的儿子陆抗、侄子陆凯,世代都是吴郡人。在三国时期,他们文才和武艺兼具,在吴国担任将相,忠诚恳切到了极点,建立了很多功勋谋略,可以说是凭借功劳安定国家,确实应该被列入祭祀的典仪之中。’
‘松江原来有陆氏祠堂,遗址还在,现在拟称陆逊为吴丞相华亭侯陆公之神,令当地官员建立祠堂祭祀,仍然称陆抗为大司马、荆州牧陆公之神,陆凯为吴左丞相陆公之神,让他们陪祭。’
‘四川隆州的土神垂休侯姓李,名叫龙迁,是龙阳的大姓。’
‘我在梁朝任职时,有很大的功绩,建造城池保卫川蜀地区,保障了那里的人民。’
‘他安葬在牛心山下,当地人祭祀他。’
‘凡是遇到下雨、天晴、疾病、瘟疫等情况,(人们)祈祷(他)就一定会有回应。’
‘现在打算将他封为梁龙阳李公之神。’
‘唐朝的狄仁杰,在武则天在位时为官,正直敢言,多有匡正补益,劝谏武后立庐陵王为太子,恢复了唐朝的江山社稷,有很大的功德。’
‘曾经被贬为彭泽县令,上奏请求减免百姓的租税,释放囚犯让他们回家,(囚犯)按照约定的期限又都回来了。’
‘彭泽县原来有祭祀他的庙宇。’
‘按照情理应当对他加以褒奖祭祀,现在打算称呼他为‘唐司空、梁国文惠狄公之神’。’
‘谢夷甫在肃宗在位时担任京畿县令,孟湜押解着士兵经过他的辖区,纵容士兵抢掠百姓,谢夷甫将他抓捕并斩首了。’
‘李辅国在朝廷上诋毁他,将他流放到建州,他死后葬在瓯宁。’
‘后来谢夷甫在皇帝的梦中显灵,皇帝下旨为他修建庙宇,赐名灵通,封他为武英侯。’
‘我私下认为谢枋得英武刚毅、正直不阿,不害怕有权势的人,因为百姓而获罪,被贬谪到建州而死,在那片土地上接受祭祀,多次显示出灵异之事,可以说是抵御灾祸、防范祸患,对百姓有功劳。’
‘现在打算称呼他为唐京畿令谢公之神。’
‘元朝江州路总管李黼,通过科举考试得到官职,和他的侄子李秉昭面临危难时坚守节操而死,他们活着的时候是忠臣,死后在九江享受祭祀。’
‘考查《元史》可知,他被封为陇西郡公,谥号为忠文。’
‘现在打算尊称为元江州路总管、陇西郡李忠文公的神灵。’
‘李宗可担任元朝义军的万户,跟随元帅余阙守卫安庆。’
‘敌人攻打城池时,宗可拿着长矛冲入敌阵,杀死了很多敌人。’
‘等到城池被攻陷,元帅死了,宗可骑马奔回家中,对妻子儿女说:‘余相公死了,我从道义上讲不能屈服,你们不要苟且偷生,被人欺凌宰割。’
‘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杀死,然后自刎而死。’
‘我私下认为李宗可称得上是为公事而死的人了。’
‘余阙已经在安庆建立了祠堂,春秋两季进行祭祀,应该让李宗可配享。’
‘现在拟定神号为元义兵万户李公之神。’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下令把它写在祭祀的典册上。
甲寅日,皇帝下诏免除凤阳府寿州今年的田租,是因为旱灾的缘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