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确定朝参官员的座位次序。
凡是在奉天门赐坐,公侯到都督佥事坐在门内,守卫指挥坐在都督佥事的后面,稍微靠南。
六部尚书及代理都督府事的官员坐在门外,都东西相对。
六部的侍郎、十卫的指挥、应天府的府尹、国子监的祭酒、翰林院的官员、谏官、佥都御史坐在西角门,面向东方。
如果是华盖殿,那么公侯以及都督佥事在殿内就座,尚书以及代理都督府事务的官员在鹿顶内就座,都是东西相对。
六部侍郎以及十卫指挥、应天府尹、国子祭酒、翰林院官员、谏官、佥都御史坐在鹿顶外,东西相对而坐。
乙卯日,礼部上奏说:“在外地的各个部门,凡是呈递表章,往往派遣差役和小吏进献,这是非常违背臣子尊敬皇帝的礼节的。
应该命令天下的各级部门,凡是进献表笺,不是现任官员不得差遣。
皇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命令把这件事记录在祭祀典册上。
皇帝下令京城以外的各部门,凡是派人来朝见以及朝见的使者返回京城,到达京城后都要先朝见皇帝,然后再去各自的部门,否则就以违反制度论处。
赏赐京城百姓冬至节的钱。
设置施南宣抚司,隶属于施州卫。
夜里,金星侵犯垒壁阵。
丙辰日,冬至,皇上因为孝慈皇后的丧事,身穿素服在几筵殿祭祀,祭祀完毕,到奉天殿接受朝贺,于是宴请群臣。
皇太子、亲王到孝慈皇后的陵墓按照平常的礼仪进行祭祀。
夜晚,月亮运行到井宿天区。
戊午日,赐给国子监学生每人一套衣服。
辛酉日,夜间,月亮侵犯(接近)右执法星。
丙寅日,曲靖府罗雄州土司纳居前来朝见,皇帝下诏赐给他绮帛、钞锭。
十二月初一庚午日,皇帝下令赐给国子监的学生读书灯油,每月每人一斤,以后都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癸酉日。赏赐给金吾等卫征南指挥、千户、百户的文绮、纱、罗、绸、绢、布,共计一万九千四百一十八匹。
甲戌日,皇帝下诏令:凡是在征伐南方时战死的将校,要抚恤他们的家属。
指挥使给予米三十石,麻布十五匹,钞五锭;千户给予米二十五石,麻布十二匹,钞四锭。
每个百户(官职名)给米二十石,麻布十匹,钞三锭。
丁丑日,赏赐在京城的文武官员以及京城百姓明年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的钱。
戊寅日,鹰扬卫军士的妻子失火烧毁了军士的庐舍,主管部门按照律法应当处以笞刑。
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她的儿子请求代替她受刑。
皇帝说:‘儿子孝顺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并不是故意犯罪,赦免她吧。’
己卯日,礼部上奏:‘对岁贡生员考试文章合格的人,送到国子监,由监官再次考核评定等级,分别在不同的堂室修习课业。’
没有考中的,生员、教官、提调官都要按照规定接受惩罚。
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不久命令考中上等的生员被送入国子监(就读),考中次等的生员被送入中都国子监(就读)。
庚辰日,夜晚,月亮遮住了毕宿。
癸未日,江西布政使司参议胡昱进言说:‘所属的永新、安福、龙泉、万安等县,当地山林很多,盗贼时常出没,请增设军队来防御盗贼。’
皇上对兵部大臣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难道是他们的本心吗?’
‘这都是由于统治百姓的人不能安抚体恤(百姓),使(百姓)吃穿供给不足而导致这样的情况罢了,难道是因为士兵少吗?’
‘这是只知道事物的细枝末节,不知道事物的根本啊。’
甲申这一天,琉球国山北王帕尼芝派遣他的臣子摸结习来进献本地特产,(皇帝)赏赐(摸结习)一套衣服。
癸巳日,原云南元帅段弘毅等一百零三户前来投降,皇帝赐给他们每人一套衣服。
云南丽江等府的各部酋长前来朝见,进贡了一百二十七匹马,皇帝赐给他们不同等级的袭衣。
陕西临洮卫指挥佥事赵琦前来朝廷进贡马匹。
国子监博士严图南去世,皇帝下诏赐给他棺木、殓衣以及丧葬用品。
云南丽江等府的酋长木德等人前来朝见,皇帝分别赏赐给他们成套的衣服。
诏令国子监中生病的学生,让应天府派人送他们返回家乡。
当时监生大多患肿病,祭酒宋讷将此事上报(给朝廷),所以有这个命令。
甲午日,刑部尚书开济等人犯了罪被依法处死。开济,是洛阳人。
起初担任国子助教,和丞相胡惟庸关系友好,后来因为生病被免职回乡,在乡里教授学生十四年。
前御史大夫安然推荐他的才能,皇帝征召并任命他为刑部尚书。
刚到任的时候,他勤勉聪敏有作为,曾经上奏请求让各个部门各自设置考功图,每天记录官员所做的事情和业绩,用来核查他们的勤勉和懈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