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年(4084年)五月初一(庚戌日),撤销四川成都府的保宁县,将其地域归属威州。
癸丑(这一天),(朝廷)设置龙山千户所。
庚申日,(皇帝)派遣使者携带敕书谕告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安侯俞通源、四川都指挥使宁正、楚雄卫指挥袁义、大理卫指挥郑祥、品甸卫指挥赖镇、金齿卫指挥李观、储杰等人说:“最近御史李原名从平缅回来,朕听他陈述的内容,知晓了百夷狡诈的详情,(他们)即使说千言万语,也没有一句是可信的。由此看来,蛮夷反而想要窥探中原,成为我们的边患。兵符一到,就可以立即修缮营垒。金齿、楚雄、品甸以及澜沧江中部的道路(沿途)必须建造高大的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加固军营的栅栏,多多设置火铳用来防守戒备。如果有贼寇来犯,不要轻易和他们交战,要观察时机再行动。往年云南军中派人前来,百夷大多贪图财物,不审察事情形势的轻重,虚张声势,恃勇逞强,被各蛮部所讥笑。又因为靖江王没有才能,用大理寺的印章颁布命令,这些都不符合常理,导致他轻慢朝廷,给朝廷带来了麻烦。从今往后,不许再派人前往平缅,只需静静等待。他们如果有公文送来,就大致回复一下,否则就不要回复。应该有(他们)按规定进贡的物品,(我们)都不能索取。像这样过了几年之后,那么麓川那个地方就可以归入国家的版图了。你们一定要坚守朕的旨意,不要懈怠。”
甲子日,皇上晓谕户部左侍郎杨靖说:‘京城军队储备的征收已经确定,那在京城之外的各司、府、州、县的粮食储备,有军队卫所的地方,应该留存两年(的粮食),没有军队卫所的就留存办学用粮和官府供给(的粮食),其余的都折算成钞币、布帛、绢匹(征收)。你们再重新考虑考虑吧。’
杨靖说:“如今四川的粮食储备,每年的供给都不够,云南尤其严重,应该命令商人缴纳粮食,而用官盐来补偿他们。如果北平、山东的粮食,用来救济漠北、辽东的粮食匮乏,那么山西、陕西的边地,应该多储备粮食,也很难限制年数,都应该全部收储。只有河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以及直隶的府、州、县可以都储存两年的粮食,其余的都在折收的范围内。”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又担心有关部门加重征收赋税,损害百姓利益,特意命令一石米只折合一贯钞,布和绢都按照往年的规定征收。
丙寅日,派使者带着敕令去告诫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人说:“此前在庆州打了胜仗,俘虏被送到京城后,都说北元皇帝已经向北逃去,从辽东送来的投降者,所说的情况也相同。五月五日,收到军中派来投降的胡人带来的消息又说:纳哈出放弃了金山的巢穴,在新泰州扎营,距离辽阳一千八百里。朕估计那些胡人虽然在营北起兵远行,看起来好像是远远地逃走了,但还是担心他们暗中施展诡诈的计谋,尤其不能不对此有所防备。何况如今水火星相犯,到了八月,天象屡次发出警告,各位将领应当严格号令,整顿军队,让士兵远出侦察,以逸待劳,就一定会有能抵御敌人的将领。”
丁卯日,皇上驾临华盖殿,侍从大臣进呈讲读(经典等内容),于是谈论起人的善恶与所受的报应,也有不符合常理的情况。皇上说:“作恶有时会免于灾祸,但道理上没有什么恶事是可以做的;行善有时没有得到福泽,但道理上没有什么善事是不可以做的。”人只需要修养自身的品德,祸福的降临,就听从上天的安排。那些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福气,做了恶事却没有遭受祸患的人,只是因为时间还没有到罢了。
戊辰日,皇陵祠祭署令汪文去世。汪文世家住在濠梁,与皇上是同乡,他家境富裕而且注重礼仪,从小就和皇上关系很好。皇上即位后,提拔汪文为文皇陵祠祭署令,使他不用离开自己的家乡,就能亲身享有平安荣耀的尊贵(地位)。等到他去世,皇上亲自撰写祭文,派遣内侍和仪曹官前往吊唁祭祀,赠送助丧的财物非常丰厚。
庚午日,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留下五万士兵镇守大宁,率领大军奔赴金山。
辛未日,皇上又派遣使者秘密告诫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等人说:“前些日子因为天象发生变化,告诫你们等(人)有关军中的事务,要严密地做好防备。现在看所征伐的对象,其过错在于敌人,从人事上揣度,正好与天意相合,应该乘机进军攻取,不可拖延。我估计纳哈出逃到金山还没有多远,用兵去追赶他,从形势上看他必定会来投降。况且胡人首领认为我们达到目的后,没有心思穷追不舍,(他们)必定会顺着水草,在黑山、鱼海之间往来(活动),趁他们犹豫不前时,攻打他们没有防备(之处),胡人的部众就可以全部谋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