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山 新一团六连指挥部
“连长,你弄的这卫星可太好用了,我们基本上在家里就能观察小鬼子的一举一动了”陈定国高兴的说
“是啊连长,这回我也开眼了”周卫国也在一旁发出感慨
此时卫星正在对着离黑云山五十公里左右的阳泉
拂晓,山崎联队的四千余名日军从阳泉出发,骑兵大队的马蹄踏碎晨露,工兵中队推着探雷器在山道上缓慢移动,主力部队三个大队则沿青石镇到清风寨的路线搜索前进。
山崎坐在马背上,手里把玩着缴获的八路军绑腿,嘴角挂着轻蔑的笑
—— 在他看来,所谓的 “神秘部队”,不过是装备稍好的土八路,只要找到他们的根据地,一个冲锋就能踏平。
黑云山的指挥部里,曾夏勇在看着卫星图像的时候,同时也让无人机大队起飞一架无人机展开跟踪侦查。
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清晰显示着日军的动向。
曾夏勇指着屏幕上山崎大队的行军阵型:“这家伙倒是谨慎,可惜脑子跟不上时代。”
周卫国凑近看着无人机传回的图像细细观察,随后说到:
“是山崎治平,之前就听过他的名字,擅长山地作战,作风凶悍。”
“凶悍?”
曾夏勇冷笑一声,对全连下达指令
“陆航支队侦查大队保持距离侦查,别打草惊蛇。告诉合成一、二、三、四大队,在鹰嘴崖两侧的密林里隐蔽,等他们钻进来再说。”
陈定国在地图上画出红线:“山崎的侧翼警戒薄弱,卫国兄带一个大队绕后,切断他们的退路。”
周卫国立刻领命:“凭我们的装备,吃掉他们的骑兵不是问题。”
此时的山崎大队已进入黑云山外围,骑兵斥候回报前方发现废弃的战壕,地上散落着奇怪的弹壳
—— 既不是三八式的尖头弹,也不是毛瑟枪的圆头弹,而是从未见过的铜制弹头。
“继续前进。”
山崎捏碎弹壳,金属的硬度让他眉头微蹙,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不过是些自制弹药,不足为惧。”
他们不知道,无人机正悬停在两千米高空,将他们的一举一动传回黑云山;
更不知道,周卫国带着的队伍已悄悄绕到侧翼,800 名原清风寨的弟兄组成,整合有600人的五大队正趴在密林中,手里的 191 步枪瞄准镜对准了日军的骑兵。
曾夏勇站在指挥塔上,看着山崎大队渐渐走进鹰嘴崖的口袋阵,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
山崎治平的谨慎,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通知各单位,保持无线电静默。”
曾夏勇拿起对讲机,“等山崎的主力全部进入山谷,再按预定计划动手。”
山风吹过黑云山的主峰,带着日军行军的脚步声和战马的嘶鸣。
山崎还在为找到 “八路遗弃的阵地” 而沾沾自喜,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六连练手的猎物。
周卫国的手指扣在扳机上,瞄准镜里骑兵斥候的钢盔越来越近;陈定国来到了一门120mm车载迫击炮上调试迫击炮参数,弹道早已锁定日军的指挥中枢;
炮兵大队以及各大队炮中队的合计120门火炮,已经做好对他们进行饱和式火力覆盖的准备;
而山猫突击车以及99A、04A的引擎,已在密林深处悄然启动。
黑云山的晨雾还没散尽,曾夏勇的望远镜里山崎大队的先头部队正沿着预定路线蠕动,骑兵的马蹄在露水打湿的山道上印下浅痕。
陈定国蹲在一旁调试迫击炮,手指在弹道测算表上飞快滑动:“按这速度,正午就能钻进咱们的口袋阵。”
曾夏勇点点头,刚要下令各单位进入一级战备,无人机操作员突然对着通讯频道紧急呼叫:“连长!山崎大队转向了!他们往东北方向去了!”
这时,电子战术平板屏幕上的红点群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突兀地偏离了预设路线,朝着与鹰嘴崖相反的方向移动。
曾夏勇猛地攥紧望远镜,镜筒磕在岩石上发出闷响
“怎么回事?”
山崎大队的行军纵队里,向导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那张从伪军手里缴获的地图被山崎踩在脚下,羊皮纸边缘早已磨破,标注的 “黑云山主峰” 箭头歪歪扭扭
—— 这个被抓来的本地猎户根本不识地图,昨夜又被日军灌了烈酒,此刻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胡乱指路。
“八嘎!”
山崎一脚踹翻向导,看着指南针与地图的偏差,脸色铁青。
但队伍已深入山区,掉头会延误战机,他咬咬牙:“继续前进!找到那支部队的踪迹为止!”
日军的皮鞋踩过枯黄的茅草,不知不觉间,黑云山的轮廓已消失在身后。
当正午的阳光穿透林冠,山崎突然抬手示意停止
—— 前方山谷里隐约传来机器运转的轰鸣,还飘着淡淡的机油味。
“侦查小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