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山的晨光刚漫过山脊时,而在汾城第二战区长官部的青砖院落里,楚云飞正站在阎喜善的书房外,手里攥着那份被曾夏勇退回的烫金请柬,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门内传来茶盏碰撞的轻响,阎喜善的声音隔着屏风传出来:“进来吧。”
楚云飞推门而入,书房内弥漫着陈年普洱的醇厚香气。
阎喜善端坐在红木书桌后,手里把玩着一枚和田玉扳指,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晋绥军布防图》上,却没看他一眼。
“事情办得怎么样?” 阎喜善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楚云飞将请柬轻轻放在桌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回阎长官,曾夏勇…… 拒绝了。”
阎喜善捻着扳指的手顿了一下,终于抬眼看向他:“哦?他怎么说?”
“他说,独立旅是八路军的部队,他是党员,这辈子都不会离开。” 楚云飞如实答道,又补充道,“属下还提到了中将军衔、粮饷弹药,甚至把 34 军的山炮营都许了出去,可他…… 不为所动。”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的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阎喜善拿起那封请柬,指尖在 “中将军长” 四个字上反复摩挲,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倒是块硬骨头。”
他突然将请柬扔在桌上,声音陡然转冷:“看来,八路军是真打算在山西扎根了。”
站在一旁的 34 军军长王靖国立刻附和道:“司令,依我看,这曾夏勇就是不识好歹!咱们好心拉拢,他倒拿乔起来了!依我看,不如趁他现在根基未稳,派部队把黑云山给占了,那些新装备……”
“住口!” 阎喜善厉声打断他,“你以为筱冢义男的五万大军是怎么没的?就凭你那点人,去了也是送菜!”
王靖国被骂得满脸通红,连忙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阎喜善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语气缓缓缓和下来:“曾夏勇这小子,不简单。能以一旅之师,全歼日军两个师团,还能分兵救援他们的八路军的其它部队,这份本事,不是靠运气。”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日军把他当成心腹大患,冈村宁次肯定会派重兵围剿。咱们现在不能动他,反而要跟他搞好关系。黑云山地势险要,正好能帮咱们挡住日军的锋芒。”
楚云飞心中一动:“司令的意思是……”
“没错。” 阎喜善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告诉下面的人,以后少跟独立旅起摩擦。要是他们遇到麻烦,咱们可以象征性地支援一下,但绝不能把主力陷进去。”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又补充道:“还有,密切关注黑云山的动向。看看他那支新组建的警备团到底有什么名堂,那些新装备…… 到底有多厉害。”
“是!” 楚云飞和王靖国齐声应道。
阎喜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等人走后,他独自坐在书桌前,拿起那份请柬,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他心里清楚,曾夏勇和独立旅的崛起,已经打破了山西的力量平衡。
八路军有了这样一支劲旅,以后在山西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重。
“看来,以后山西的日子,不会太平了。” 阎喜善喃喃自语,手指在扳指上越捏越紧。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将 34 军的主力悄悄部署在黑云山外围,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与此同时,重庆曾家岩的官邸内,气氛却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将盖石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林伟递上来的报告,脸色阴沉得像暴风雨前的天空。
报告上 “曾夏勇拒绝归顺,称生是八路军的人,死是八路军的鬼” 一行字,像一根刺,扎得他心里隐隐作痛。
林伟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他跟着将盖石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委员长发这么大的火
—— 刚才将盖石看到报告时,气得把茶杯都摔在了地上,滚烫的茶水溅得满地都是。
“不识抬举!” 将盖石猛地将报告扔在桌上,声音里满是怒火,“上将军衔!集团军总司令!我把能给的都给了他,他竟然还不满足!”
侍从室主任林伟小心翼翼地劝道:“委座,您息怒。依属下看,这曾夏勇怕是被八路军洗了脑,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咱们不如再等等,等日军围剿黑云山时,他走投无路了,自然会来找咱们。”
“等?” 将盖石冷笑一声,“冈村宁次会给咱们时间吗?你以为,曾夏勇那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语气里满是担忧:“筱冢义男的五万大军,还有三个独立旅团,就这么没了。曾夏勇的独立旅,现在有飞机、有坦克、有大炮,比咱们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还厉害。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整个华北都会变成八路军的天下!”
林伟心里也泛起一阵寒意。他想起在黑云山看到的那些装备 ,这些装备,别说八路军,就是中央军的德械师都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