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山的夜色裹着硝烟的余味,独立旅指挥部里却灯火通明。
曾夏勇将一张晋东南地区军用地图铺在长桌上,手指蘸着茶水在地图上划出三道清晰的弧线,陈旅长凑在桌前,目光随着那道弧线扫过沁源、长治、黎城等标注着日军据点的城镇,眉头微微蹙起又缓缓舒展。
“老旅长,南线和三线残敌已清,现在该乘胜推进了。”
曾夏勇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圈出晋城的位置,笔尖重重一顿,“咱们的目标是拿下晋东南腹地,而晋城是这一带的交通枢纽,拿下它,就能把日军在晋东南的据点切成几块。我打算让咱们两个旅分成三路进军,形成合围之势。”
陈旅长点头,手指点在沁源到阳城的线路上:“你是想让一路大军从西面绕过去?这一带多山地,日军据点虽少,但补给线不好走。”
“正是左路军的任务。” 曾夏勇抽出红笔,在沁源、安泽、沁水、阳城四个城镇上依次画圈,“左路由我们独立旅一团、二团,加上防空团和炮兵团一部组成,先扫清这几座县城的日军据点,沿途控制沁河沿岸的渡口,最后从西面直扑晋城。一团二团刚在南线打完硬仗,士气正盛,配合炮兵团的 的三类火炮,拿下这几座城没问题。”
他又将红笔移到地图中央,指着长治的位置:“中路的核心是长治。这里是日军在晋东南的重镇,兵力集中,工事坚固,但也是日军的后勤中枢,拿下长治,就能断了周边据点的补给。”
陈旅长听到 “长治” 二字,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伸手在长治周边的襄垣、潞城、屯留等地划了一圈:“长治这块骨头不好啃啊!外围这几个据点互为犄角,日军要是从襄垣调兵增援,咱们的中路军会腹背受敌。不过……” 他话锋一转,拍了拍桌案,“要是能用上你那批新装备,再配上陆航团的武直 10,别说长治,就是周边这几个据点,咱们也能啃下来!”
曾夏勇看着陈旅长的神情,心里已然明白,便顺着话头说:“老旅长要是想让 您的386 旅771团、772团负责中路,我没意见。不过得提醒您,右路军会顺手解决黎城和平顺,但长治北面的襄垣、潞城,西北的屯留,西南的长子,南面的上党,东南的壶关,这六个据点的日军加起来有近万人,且都配备了 97 式坦克和 75mm 山炮,不能掉以轻心。”
“这点我清楚。” 陈旅长笑着摆手,语气里满是底气,“要不是你给咱们 386 旅换了 PCL181 车载榴弹炮和 15 式坦克,又调来你们空一团的歼 10C 负责空中掩护,我还真没把握啃下长治。以前咱们打据点,靠的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现在有了这些家伙事,日军的据点就是纸糊的!”
曾夏勇闻言,也笑了起来,指着地图右侧的黎城、平顺、陵川、高平一线:“右路军就由我们独立旅三团、四团,加上防空团和炮兵团另一部组成。三团、四团在西线打出了威名,让他们先拿下黎城和平顺,再顺着浊漳河向东,攻克陵川、高平,最后从东北方向往西南打,和左路军形成对晋城的夹击。”
“预备队怎么安排?” 陈旅长问道,目光落在长治到晋城的公路线上 —— 这是日军可能增援的主要通道。
“预备队由我们独立旅五团、六团,加上特战团和警卫团组成。” 曾夏勇在公路两侧的山地标注出几个红点,“就部署在这一带,既能防备长治日军向晋城突围,也能支援中路或右路的突发情况。特战团可以提前渗透到指定的目标,破坏日军的通讯线路,阻止他们向长治求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保障团、工化团、电讯团分成三部分,分别跟着左、中、右三路大军。保障团负责弹药和粮食补给,工化团要在沿途架设浮桥、清除地雷,电讯团则确保各部队的通讯畅通,尤其是和无人机团、陆航团、空一团的联络,绝对不能断。”
陈旅长俯身看着地图,手指沿着三路大军的进攻路线反复推演,片刻后抬起头,语气坚定:“这个部署没问题!左路包抄,中路攻坚,右路策应,预备队随时支援,空中有无人机和战机掩护,地面有坦克和火炮推进,日军就是想增援,也插不进手来!”
曾夏勇见陈旅长认可,便拿起对讲机,对着通讯兵下令:“立刻向总部发报,汇报晋东南作战部署,请求批准。”
通讯兵应声而去,指挥部里暂时安静下来。
陈旅长走到窗边,望着外面营地的灯火,感慨道:“想几年前咱们在打仗,手里只有步枪和手榴弹,能缴获一挺歪把子机枪都能高兴半天。现在倒好,不仅有了坦克、火炮,还有了飞机、直升机,这仗打得越来越有底气了!”
曾夏勇走到陈旅长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营地:“这都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咱们现在装备好了,更要打好每一场仗,把鬼子赶出晋东南,赶出中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