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夏勇坐在办公桌前,眉头却微微蹙起。
装备物资采购的清单在他脑海中反复梳理,每一项需求都如同沉甸甸的担子,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拿起笔,在纸上逐条列出需要考量的事项,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 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首先是独立旅自身的扩编需求。”
曾夏勇低声自语,在纸上写下 “独立旅扩编” 几个大字,“六个作战团加上装甲团、炮兵团、防空团等兵种团,每个团至少要补充一个营的装备,从步枪、机枪到装甲车、火炮,缺口不小啊。”
他想起之前战斗中,部分部队的装备出现损耗,虽然缴获了不少日军武器,但先进装备的补充仍需依赖系统商城。
“其次是晋东南警备部队的组建。”
曾夏勇继续往下写,“长治、晋城两地至少各需要一个警备团,加上周边县城的警备分队,保守估计需要上千支步枪、数十挺机枪,还要配备一些火炮,用于应对小规模袭扰。”
想到这里,他不禁抬头望向窗外,长治城内百姓们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 —— 正是为了守护这份安宁,警备部队的装备必须尽快落实。
“然后是 386 旅的 771 团和 772 团。”
曾夏勇的笔顿了顿,“这两个团在战斗中损失了不少装备,不仅要补充常规武器,扩编后还需要新增装甲车辆和火炮,才能维持之前的战斗力。”
他想起陈旅长期待的眼神,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优先保障这两个兄弟部队的装备需求。
“还有总部即将派遣来的其他根据地部队。”
曾夏勇在纸上画了个圈,“他们来学习换装,总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至少要准备一批基础装备用于训练,后续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调配先进武器。”
最后,他在纸上重重写下 “根据地基础设施” 几个字:“长治、晋城连接冀南、晋中、豫北,战略位置重要,必须设立弹药生产工厂、后勤仓库和军事学院,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需求,更是为了长远发展。”
梳理完需求,曾夏勇的目光落在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想法上 —— 成立空降兵部队和陆航空中突击部队。
“空降兵部队还好说,这个时代虽然不普及,但多少有人听说过。” 曾夏勇摸着下巴,眼神中满是期待
“可陆航空中突击部队,这个概念在现在就是天方夜谭,一旦投入战场,绝对能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兴奋过后,现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主官人选就是个大难题。”
曾夏勇皱起眉头,“空降兵需要懂伞降、懂敌后作战的指挥员,陆航空中突击部队更是需要既懂陆军战术,又懂直升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部队里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
编制和装备的问题同样棘手。
“空降兵需要能空投的战车、火炮,陆航部队需要直升机和配套的弹药、维修设备,这些都得从系统商城购买,而且价格不菲。”
曾夏勇打开系统商城,搜索 “空降兵装备”,密密麻麻的清单让他感到烦恼
“更重要的是,现在还不知道能招到多少人,编制规模根本定不下来。”
就在曾夏勇为新部队的事情烦恼时,另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涌上心头 —— 政工干部短缺。
“之前战斗紧张,这个问题还能暂时搁置,现在扩编在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跟上。”
曾夏勇揉了揉太阳穴,“旅部还好,我和林锐、陈定国、周卫国能暂时分担,但团级、营级单位的缺口太大了。”
他想起连级单位还好,之前紧急提拔了一批思想觉悟高的战士,但团级需要能把握大局、做好思想引导的政委,营级需要懂基层工作的教导员,这些都不是临时提拔能解决的。
“必须尽快向总部申请派遣政工干部。” 曾夏勇站起身,走到门口,对着警卫员喊道:“去把陈安阳参谋叫来!”
不多时,陈安阳快步走进指挥部:“旅长,您找我?”
“安阳,你立刻给总部发一份电报。”
曾夏勇严肃地说,“就说独立旅目前政工干部严重短缺,旅级缺政委,团级缺政委,营级缺教导员,连级也需要加强。之前战斗紧张没能落实,现在扩编在即,恳请总部首长派遣一百名左右的政工干部,充实到各部队中,越快越好!”
陈安阳认真记录下来,郑重地说:“旅长放心,我马上就去发报,确保总部能第一时间收到。” 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开。
看着陈安阳的背影,曾夏勇松了口气,随后将注意力重新投向根据地建设。
“装备采购可以暂缓,但弹药生产工厂、后勤仓库和军事学院必须尽快落地。” 曾夏勇打开系统商城,开始筛选所需物资。
他首先搜索 “弹药生产线”,系统界面上立刻显示出不同等级的生产线 —— 一级生产线可生产各类枪械的子弹,二级可生产炮弹,三级可生产制导导弹,四级可生产高级的导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