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太原外围,硝烟渐渐融入暮色,空气中还残留着炮火的焦糊味。
独立旅、386 旅、385 旅的战士们趁着战斗间隙抓紧休整 —— 有的坐在战壕里擦拭 191 式自动步枪,枪身的金属光泽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有的围在炊事班的炊事车旁,捧着搪瓷碗喝着热乎的小米粥,吃着肉菜,蒸汽氤氲中满是疲惫却振奋的脸庞;
还有的靠在坦克履带旁,抓紧时间打盹,头盔扣在脸上。
独立旅指挥部的指挥车里,曾夏勇刚听完各团的伤亡统计,手指在战术平板上轻轻敲击 —— 外围战斗虽胜,却也付出了两百余人的伤亡,这让他更坚定了要周密部署总攻,尽可能减少战士牺牲的决心。
他拿起通讯器,按下预设频道:“陈旅长、成旅长,方便通话吗?咱们碰一下总攻的部署。”
“我这边刚处理完交城的俘虏,随时可以。” 陈旅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背景里能听到战士们搬运物资的吆喝声。
“阳曲的战场清理得差不多了,我这边也没问题。” 成旅长的回应很干脆,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坦克引擎声。
曾夏勇调整了一下坐姿,将战术平板投屏到指挥车的显示屏上,屏幕上立刻出现太原城的三维地图,红色标记密密麻麻覆盖着城内外:“首先咱们定个总攻时间,我建议明天早上八点 —— 经过今晚休整,战士们精力能恢复,而且清晨能见度好,空中支援和火炮打击的精度也高。你们看怎么样?”
“我同意!”
陈旅长率先应答,“晚上让各团再检查一遍装备,补充弹药,明天一早就能全力冲锋。”
成旅长也点头:“八点合适,太早天没亮,容易误伤百姓;太晚日军可能会有新的部署。就定在明天八点。”
确定完时间,曾夏勇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红色标记群:“接下来咱们议几个核心重点。第一个,城内外的碉堡和火力点。根据卫星图像、无人机侦察,还有太原地下组织老王同志传回的手绘地图汇总,日军在太原城内外修了足足一千个大大小小的碉堡 —— 有阎喜善当初修的碉堡,也有日军后来加修的碉堡,有的藏在城墙根下,有的架在沿街屋顶,还有的连通着地下坑道,是块硬骨头。”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的想法是,明天总攻前半小时,先让空一团的轰炸机编队对着标注的碉堡群进行空中打击,用精确制导炸弹和钻地弹先炸掉一半以上的重火力碉堡;同时咱们三个旅的炮兵团集中火力,对着剩余的碉堡和火力点进行定点清除,尤其是城墙根下连通坑道的碉堡,必须用钻地弹炸塌坑道入口,防止日军从地下反扑。”
成旅长附和道:“385 旅这边没问题,炮兵团已经做好了协同准备,明天保证火力不脱节。”
第二个重点,曾夏勇的手指移到地图上标注的 “防空炮阵地” 区域:“日军的防空力量 —— 总部情报显示,太原城内现在有六十门防空炮,其中二十门是日军原本的九六式高射炮,四十门是筱冢义男后来从周边据点调过来的,主要部署在日军司令部和弹药库周边。另外,日军还把部分重机枪架在屋顶当防空武器用,虽然精度差,但密集射击起来,对咱们的直升机和低空战机还是有威胁。”
“这点得重点处理。” 成旅长的声音严肃起来,“阳曲的战斗,就有一架武直 - 10 被日军重机枪扫中尾桨,差点坠毁。我的建议是,空中打击先从防空炮阵地下手 —— 让歼击机编队带着导弹,专门打日军的防空阵地;同时咱们的炮兵团对着防空炮阵地的弹药库开火,只要炸掉弹药库,那些防空炮就是废铁。”
曾夏勇赞同道:“没错,空地导弹和弹药库打击必须同步进行。另外,让陆航团的武直 - 10 编队在防空炮被摧毁后再升空,贴着屋顶飞行,对着那些架着重机枪的日军火力点进行扫射,防止他们对着低空战机开枪。”
第三个重点,曾夏勇的手指在太原城中心区域画了个圈:“巷战问题。太原城比咱们之前打的长治、晋城、平安都大 —— 光主城区就有十几条主要街道,上百条小巷,还有大量的民房和商铺,而且城内还有 4.5 万日军残兵,其中大部分是第一军的精锐,加上还有几万老百姓没来得及撤离,既要消灭日军,又要保证百姓安全,难度不小。”
“我考虑过这个问题。”
陈旅长语气郑重,771团和772团他们有在长治打巷战的经验,明天可以让他们负责城西的居民区 —— 提前让地下组织的同志给百姓们发传单,让他们待在家里别出门,门口挂块红布当标记;战士们进城后,先用小型侦察无人机确认房屋里有没有日军,再用机器狼和无人支援作战车清剿,尽量不用重武器,避免误伤百姓。”
成旅长也补充道:“385 旅负责城北的工业区,那里厂房多,日军可能会藏在厂房里打伏击。我们打算让坦克在前头开路,步战车跟在后面,逐栋厂房清理,同时派小分队保护周边的百姓,把他们转移到预先划定的安全区 —— 城北有个废弃的火车站,面积大,能容纳上万百姓,明天一早就让战士们去搭建临时帐篷和医疗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