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木牌的根本作用,就是通过颜色变化这种正向反馈,鼓励并确保我们始终处于某种‘偏执’的认知状态,从而更易于被幕后之手预测、分化、乃至最终操控呢?”
海棠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直冲头顶,让她几乎要打了个冷颤。她方才确实被那“清醒”的体验所慑,沉浸在发现规律的兴奋中,险些忽略了这最致命的可能性。
芙蓉的质疑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表象,露出了内里可能隐藏的狰狞陷阱。
“必须立刻召集所有人,共享情报,进行风险评估。”芙蓉的语气不容置疑,“这个规律太关键,潜在风险太高,绝不能依靠个人判断行事。”
——
假山石洞内,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
所有玩家到齐后,芙蓉没有让海棠叙述,而是亲自出面。
她以最客观、最简洁、毫无个人倾向的语言,将两人的观测结果、主动认知干预的验证过程、以及她基于逻辑推导出的几种可能性,包括最危险的“认知陷阱”假说,条理清晰地呈现给所有人。
她甚至用一根枯枝,在泥地上画出了简单的认知-状态-颜色反馈模型图。
“……因此,目前我们面对的,并非一条明确的生路指引,更像是一个标明了两种危险方向的罗盘。但我们也无法忽视其带来的‘状态变化’对探查行动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
芙蓉最后总结,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凝重的面孔,“我们需要共同商讨,如何理解这一现象,以及如何应对。”
洞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急速思考,消化这惊人的信息,权衡其中的利弊与风险。只有朝颜偶尔压抑的低咳声,以及洞外风吹过石缝的呜咽,打破这死寂。
“逻辑上成立。”良久,祁淮之清冷的声音从最深的阴影中响起,如同碎冰撞击。他依旧维持着闭目倚靠的姿态,苍白的面容在昏暗光线下仿佛一座冰雕。
“这府邸的力量,核心在于操弄认知。如此直白的‘路径选择’,更像是一种傲慢的邀请,邀请我们主动步入其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牢笼。”
他微微偏头,在旁人看来十分空洞的视线仿佛能穿透黑暗,落在泥地的模型图上,“然而,危机之‘机’亦在于此。这两种被引导的‘偏执’状态,或许正是通往不同信息侧面的唯一路径。”
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关键在于入局,而不认局。借其力,而不溺其势。”
“精辟。”苇绡抱着手臂,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肘部,眼中闪着锐利的光。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玩意儿当成一种……有严重副作用、甚至可能致幻的‘探查工具’?主动‘服用’它,进入特定状态,去看到、听到平时无法接触的信息,但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看到听到的,可能本身就是扭曲的,而且我们自身也处于‘中毒’状态?”
“很形象的比喻。”芙蓉点头,认可了苇绡的理解,“关键在于建立‘监控机制’,在使用工具的同时,监控工具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交叉验证互相提醒。”辛夷轻声说道,她的目光带着担忧,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提议分头行动,最大化信息收集效率。”海棠开口,语气坚决。
“既然存在两种明显的认知倾向,并且能带来不同的状态和可能的信息获取渠道,我们应当有人主动选择强化红点认知,有人主动选择强化白点认知。但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定期互相确认状态,设定安全阈值。”
“同意。”苇绡立刻表态,他站直身体,眼神锐利如鹰,“我选红点路径。我对那位深居简出、却能强纳民女的贺老爷,本就抱有最高的怀疑。这条路径,我去。”
“我也选红点。”海棠紧随其后,语气没有任何犹豫,“这条路径目前观测到与‘自我认知清晰’关联最强,适合需要高度警惕和主动出击的调查。”
辛夷抿了抿唇,看向脸色苍白的朝颜,声音温柔却坚定:“朝颜,你之前感觉到‘饥饿’和‘空洞’,你现在……还有这个感觉吗?”
朝颜抬起眼,她的眼眸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格外深黑,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虽弱,却清晰:“嗯,感觉……更清晰了。那边,有我需要面对的东西。”
她没有明说选择,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她这话意味着什么。
“我理解。”辛夷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转向众人。
“我选红点,既然他们反复引导我们选择,那就必然更多线索。”
芙蓉此时才开口:“既然如此,我选白点。贺兰霄是明面上最核心的人物,也是‘好感’污染的源头,必须有人近距离探查其本质。我们三人一起,也能互相制衡,避免任何一人过度沉溺。”
阵营选择在每个人的自主表态中清晰起来:红点——海棠、苇绡,辛夷;白点——芙蓉、朝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