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沙盘推演完成,一份“超前”的完美规划诞生
“厨子的密码,是他的灵魂。”
李瑞的声音很轻,在这间死寂的书房里,却像一声钟鸣,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苏晓低头,看着手里那份潦草的、沾着血迹的纲要。扉页上,那一行用尽最后力气写下的标题,仿佛带着某种灼人的温度。
《关于构建“三环驱动与数据中枢”的江北省未来十年发展规划纲要》。
这就是他的灵魂?
李瑞没有再说话,他走到电脑前,手指悬在键盘上。他没有去尝试那一长串复杂的标题,那不像林舟的风格。林舟的骄傲,内敛于心,他的密码,应该是一个更凝练、更核心的内核。
李瑞的脑海里,闪过林舟在红山县会议室里,面对所有人的质疑,用沙盘数据推演出剪纸产业未来的模样;闪过他在省委大院里,抱着那个“绝密”文件袋,平静地说出“回去吧”的模样。
这个男人,从始至终,想做的都只有一件事。
为这个沉疴遍地的省份,重新立起一根不倒的“脊梁”。
李瑞的指尖在键盘上落下,敲下两个汉字的拼音。
jiliang。
他按下了回车键。
没有警报,没有错误提示。那个复杂的密码输入界面,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邃的、流光溢彩的星海。
那不是普通的电脑桌面,那是一个活的宇宙。亿万个光点在屏幕上缓缓流动,汇聚成星河,又弥散为星云。它们以一种超越人类理解能力的复杂轨迹运行着,彼此之间有无数淡蓝色的细线相连,构成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
屏幕的正中央,悬浮着一个高度精细的、半透明的立体模型。
是江北省的版图。
山脉是它的骨架,河流是它的血脉,城市群是它闪烁的神经中枢。他们甚至能看到,在代表省会城市的光团里,有一张更加细密的、代表交通路网的红色脉络,正在因为拥堵而发出暗红色的光芒。
“我的天……”马叔一辈子没见过这种阵仗,他凑到屏幕前,嘴巴半张着,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这……这是啥?电影?”
“不。”李瑞的声音干涩,他死死盯着屏幕,像是被那片数字星海吸走了魂魄,“这不是电影。这是……一个被数据化的,真实的世界。”
苏晓也走上前来,她扶着桌沿,才能让自己站稳。作为团队里最接近林舟思维模式的人,她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什么。
这是林舟的沙盘。
他竟然,将整个江北省,都装进了这台电脑里。
“找文件。”苏晓强迫自己从那片令人头晕目眩的星海中移开目光,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逻辑依然清晰,“他一定把整理好的东西放在了某个地方。”
李瑞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电脑。他发现这个系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件夹,所有的信息都以数据节点的形式悬浮在那个三维空间里。他尝试着输入关键词“三环驱动”,整个数字星海瞬间起了变化。
无数的光点开始重组,最终汇聚成三个巨大的、彼此咬合的光环,悬浮在江北省的版图之上。
第一个光环覆盖在江北省北部的老工业区,呈现出一种厚重的铁灰色。李瑞点开它,无数的数据流瀑布般展开。
【目标:传统能源及重工产业升级。】
【路径: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引入德国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能耗降低40%,碳排放降低65%。】
【子项目:煤炭资源精细化利用,建立亚洲最大的煤制烯烃产业集群,将煤炭从燃料升级为工业原料,附加值提升12倍。】
【风险评估:将引发短期内30万产业工人失业。】
【对策:成立“产业工人再培训基金”,与新产业集群进行无缝对接,提供为期一年的带薪培训,确保85%以上的工人再就业。】
李瑞看得眼皮直跳。这已经不是一份规划了,这是一本精确到每一个步骤的“执行手册”。他甚至在附录里,找到了与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进行技术引进谈判的完整策略,包括对方的底线、诉求,以及可以用来交换的筹码。
“这个疯子……”李瑞喃喃道,“他连谈判的细节都推演出来了。”
苏晓的目光则被第二个光环吸引。它覆盖在东部沿海,闪烁着代表高科技的蓝色光芒。
【目标:智能制造与港口物流融合。】
【路径:以省会城市为核心,打造“城市大脑”,全面接入工业互联网,实现全省制造业产能的动态调配。】
【子项目:建设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示范区,连接深水港与内陆保税区,将货物周转效率提升300%。】
【法律支撑:需修订《省数据安全条例》,为工业数据跨境流动提供法律依据。】
【人才支撑:与国内顶尖大学合作,建立“江北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目标三年内吸引500名以上高端AI人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