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父母的理解与支持,虽然担忧但选择相信
人心。
林建成这最后两个字,像两座无形的山,沉甸甸地压在了病房的空气里。
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结论。一个他用一生所学,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提炼出的,关于权力和人性最冰冷、最坚硬的结论。
它绕开了所有宏伟的蓝图和精妙的设计,直指一切事业最终的根基,也是最终的变数。
孟兰听不懂其中的机锋,但她能感觉到,丈夫这话说完,儿子眼中刚刚燃起的光,似乎被风吹得摇晃了一下。她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病房里静得可怕。
林舟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看着父亲,看着这位研究了一辈子帝王将相、兴衰更替的历史学者。他知道,父亲抛出的不是一个刁难他的问题,而是一个父亲能给出的、最沉重的提醒。
他无法反驳。因为父亲是对的。
沙盘可以推演出利益博弈的最优解,可以计算出资源配置的最高效方案,却唯独无法量化人心向背的微妙变化。人心是最大的变量,是所有模型中最不稳定的参数。
许久,林舟忽然笑了笑。
那笑容很淡,带着一丝卸下伪装的坦然,也带着一丝年轻人面对宏大命题时的敬畏。
“爸,您说得对。”
他拿起桌上那个被他当做比喻道具的苹果,递给母亲,然后才继续开口,声音里没有了刚才描绘蓝图时的激昂,多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沉稳。
“我设计不了人心。我没那么大的本事,也没那个资格。”
他坦率地承认,让林建成镜片后的目光微微一动。
“我能做的,不是去改变人心,而是去顺应人心,去引导人心。”林舟看着父亲,目光清澈,“人心趋利,我就设计出一条能让大多数人获利的共赢之路;人心向善,我就创造一个能让善良得到回报、作恶受到惩罚的公平环境;人心求安,我就把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建得安宁有序。”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组织语言,也像是在审视自己的内心。
“我的设计图,不是一张强迫所有人按我意志行事的命令书。它更像是一份……一份河道疏浚的方案。”
“洪水来了,堵是堵不住的。人心里的欲望和诉求,就像滔滔江水。我这个‘设计师’能做的,不是去建一座大坝,妄想拦住它,那迟早会决堤,酿成大祸。”
“我要做的,是勘探地势,挖深河道,加固堤坝,让这股本来可能摧毁一切的力量,顺着我们开辟好的航道,平稳地流淌,去灌溉两岸的万顷良田。”
这番话,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让林建成的心神受到了巨大的震动。
他一辈子都在研究那些试图“逆天改命”、“扭转乾坤”的英雄枭雄,看他们如何与人性搏斗,最终又如何被人性吞噬。
而他的儿子,却给出了一个他从未在史书上看到过的答案。
不是对抗,是疏导。
不是控制,是引导。
这是一种全新的逻辑,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更加科学和谦卑的权力观。它承认人性的复杂,并试图在这种复杂中,找到一条通往秩序的路径。
林建成沉默了。他扶了扶眼镜,这个习惯性的动作,掩饰了他内心的波澜。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试图用理论去匡正谬误,结果却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儿子比他当年的空谈,走得更远,也更务实。
他忽然觉得,自己用来审视儿子的那套“历史兴衰周期律”,或许……已经有些过时了。
“哼,”他从鼻子里发出一个意义不明的音节,转身走回窗边,背对着林舟,只留给家人一个僵硬的背影,“歪理邪说。”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紧绷的肩膀,却在不经意间松弛了下来。
孟兰看看丈夫的背影,又看看儿子坦然的脸,那颗悬着的心,终于缓缓落回了实处。她听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听懂了,父子俩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结束了。
她也忽然想通了什么。
是啊,儿子已经长大了。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她牵着手过马路,提醒他多穿一件衣服的孩子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使命。
她可以不懂,可以害怕,但她不能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想到这里,孟兰一直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重新有了血色。她快步走到床头柜边,麻利地拧开那个从进门开始就没能好好打开的保温桶。
鸡汤浓郁的香气,瞬间溢满了整个病房,驱散了刚才凝重压抑的气氛。
“喝汤!”
孟-兰舀了一碗,不由分说地塞到林舟手里,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嗔怪。
“说那么多,不累吗?肚子不饿吗?管你什么设计师还是工程师,不吃饭哪有力气干活?”
她一边说,一边又拿起勺子,在碗里搅了搅,吹了吹,动作熟练又自然,仿佛刚才那个忧心忡忡、以泪洗面的女人不是她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